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6月8日,是“全國海洋宣傳日”與“世界海洋日”。6月6日上午,“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4年全國海洋宣傳日暨全國放魚日浙江活動啟動儀式在舟山市朱家尖舉行,臺州市溫嶺石塘漁港管理站作為分會場同步開展系列活動,一起為海洋過“節”。
臺州分會場活動以“守護藍色海洋 共創可持續發展未來”為主題,由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臺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臺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局、溫嶺市人民政府承辦,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宣傳、助力推廣,以“藍色循環”創始地、示范地、引領地的責任擔當,共創“海洋未來”,營造全社會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愛護海洋的濃厚氛圍。
為破解海洋廢棄物治理難題,臺州首創“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作為聯合國“地球衛士獎”項目,“藍色循環”不僅為海洋治理與保護提供了科學、系統的解決方案,也為發展海洋循環經濟、開展國際海洋合作貢獻了實踐范例。截至目前,已有146家機構與1.2萬艘船只加入“藍色循環”項目,直接惠及1365名低收入群眾,累計回收海洋廢棄物13591.76噸,有效改善了臺州近岸海域生態環境。
活動現場,為進一步鞏固提升海域環境質量,推進海洋經濟綠色低碳發展,臺州市發布了《加入“藍色循環” 共創“海洋未來”全球倡議》,向全社會發出了三點倡議,并開展科普知識宣傳,致力推動“藍色循環”在臺州繼續茁壯成長。
隨后,臺州分會場分別舉行了沿海縣(市、區)“海洋云倉”簽約儀式,及ESG意向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并與省主會場“視頻連線”。臺州在全國首創“海洋云倉”智慧治污模式,創新應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技術,為“藍色循環”模式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打下堅實基礎。ESG合作意義則在于通過融合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推動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承擔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的責任,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海洋廢棄物治理是全球性難題。下階段,臺州市將聚力健全閉環治理新模式、創建循環經濟新平臺、打通價值轉化新路徑,持續推動“藍色循環”走深走實,為海洋治理貢獻更多“臺州經驗”。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