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自己耕種的田塊,用禾查寶APP進行拍照取景定位,每塊地的范圍面積、作物種類等都有詳細記錄。”這幾天,在臺州黃巖的田間地頭,黃巖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正指導農戶開展智能化糧油補貼核查工作。
院橋鎮種糧大戶章斌彬在黃巖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打開手機申請糧油補貼。他只需要在田地四周拍4張照片,系統就會給每張照片定位并標注GPS,照片上傳至系統后,AI將自動匹配數碼照片,確定地塊的面積和作物種類。
這個線上系統不僅農戶覺得簡單好用,黃巖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也覺得“香”! “之前沒有這個系統的時候,靠‘腳底板’測量,工作人員和農戶對田塊逐一進行核查,并和農戶當面簽字確認,不僅麻煩,判斷標準也無法恒定?,F在有了這個系統,提高了核查的規范性和準確率?!秉S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徐加湖表示。讓實際種糧農民受益,資金發放首先要突出“準”字,確?;蒉r政策不打折、不走樣。怎么定義“實際種糧農民”?這需要把補貼對象的“線”劃明白,精準識別實際種糧農民、做好補貼面積核實工作。
去年,黃巖區以“糧補直達”試點示范為契機,與中科禾信遙感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合作,結合全區糧油產業發展現狀,創新推出“遙感+AI+移動互聯網”的糧油規模種植補貼面積核查新模式,即農戶使用移動客戶端對田塊進行拍照,技術單位通過AI技術分析數碼照片及遙感影像,繪制權屬田塊,確認種植作物類別、種植面積、種植質量,核查結果在線確認簽字。去年,黃巖區應用該模式核查糧油規模種植面積6.2萬畝,核減面積6367畝,于11月完成全部補貼發放工作,相較往年提前1個月。
接下來,黃巖區將加快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提高補貼精準性。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