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青少年科普工作,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科技素養,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當天,臺州市農科院聯合臺州市科協把一輛輛“科普大篷車”開進溫嶺市箬橫鎮第三小學,為學校867名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農業科普大餐,讓大家在近距離了解現代農業發展和農科機械設備原理中樹立愛糧惜糧勤節約意識。

下午1點鐘,學校各班學生在聽完廣播指令下,迅速戴起小黃帽,搬著凳子來到大操場。雖然艷陽高照,但這絲毫不影響學生們的熱情。在操場旁,一整排與農科機械設備有關系的科學小儀器有序排列。大家一邊好奇一邊駐足圍觀。
而在操作主席臺上,臺州市科協的科普志愿者們早已把機器狗、機器人和無人機整齊排列。緊接著,活動在學校舞蹈隊編排的《耕讀傳家》節目表演中拉開序幕。手捧《朱子家訓》,齊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曼妙的舞姿下,顯得非常有韻味。

隨后,無人機表演、機器狗跳舞、機器人擺舞、液氮實驗等紛紛上陣,主持人則在一旁結合現代農業知識,逐一講解農田里的科技運用,對一些可體驗的,特意安排部分學生上臺體驗,精彩的節目不時點燃了現場的熱情。“沒想到,我們平日里看見的這些神奇的科技,很多都已經運用到糧食種植上了,特別是無人機方面,在施肥等植保作業中作用發揮非常大。”在現場,二年級的學生小朱激動地說。

與大型體驗不同的是,操場的科學小儀器也是非常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有關乎稱量的,有涉及搬運的,大家不禁反復打量、探究。

下午2點鐘,在位于學校的報告廳也舉行了一場《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的主題講座,來自臺州市農科院的段敏博士正為學校高年級段的學生們講解有關水稻的知識。從水稻種植的歷史到雜交水稻的由來,再到科學技術在現實農業生活中的運用,學生們認真聽講,不時拿起筆記錄起來。大家紛紛表示,雖然是農家孩子,對水稻也比較熟悉,但水稻的科學秘密我們還真不清楚,通過這樣一堂科普課后,從中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真的受益匪淺。

據了解,“科普大篷車”是臺州市科協的品牌項目。10多年來,它穿梭在各縣市區,進校園、入村社,已累計巡展600多場。而此次聯合臺州市農科院在“世界糧食日”開展農業科學領域的科普活動,目的是為農村學生播灑科學種子。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持續做好這一“流動的科技館”活動,讓農業科學走進農村學校,切實為他們的科學精神美餐注入普及營養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