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9點,仙居縣北岙水庫工程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拉開了工程建設序幕。現場,工程車、施工機械發動引擎,啟動作業。

北岙水庫以防洪、供水、改善水生態環境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是全縣重要的水源工程,總庫容6498萬立方米,估算總投資13.47億元。水庫列入了《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實施方案》、《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是2023年度省“千項萬億”水利項目。
自2022年5月26日,北岙水庫工程前期啟動,至今耗時16個月,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北岙水庫前期跑贏了同類水庫,跑出了“超常速度”。項目建設實施,將為該縣高品質城市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國山水畫城市、實現共同富裕等重大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抓速度,實現北岙水庫前期的“奔跑式”推進
北岙水庫工程的開工建設,系今年我省第一座實質性開工的水庫工程,北岙水庫前期工作,緊扣任務節點,強抓時間進度,跑出了重大項目推進“加速度”。
2022年5月20日,縣水利局組織人員前往省水利廳對接項目建議書相關事項。在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5月26日,省改委出具了仙居縣北岙水庫工程《政府投資項目受理通知書》,正式對本項目予以立項。
壓覆礦、地質災害專題報告備案、水庫規模論證審查、地震安全評價專題報告備案、移民實物調查大綱批復、項目可研批復,先行段初步設計批復……這16個月里,完成了近100多個工作節點和30多個法定專項的審批,在全省同類水庫項目中率先實現開工。
與過審相伴的,是省水利、省發改、省設計院、市水利局等諸多上級部門的關懷幫助,是該縣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高位推進,是各部門、鄉鎮(街道)間的配合協作,是該縣水利局和指揮部發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埋頭苦干、克難攻堅,全力推進。今年年初,該縣將北岙水庫工程列入2023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北岙水庫推進按照節點目標,實施賽馬比拼,列入項目攻堅擂臺賽,每周一督查,每半月一通報,督促項目提速提質。
在移民安置規劃報告環節,組件涉及到發改局、教育局、民政局等11個部門,供電、廣電、電信等7家企業,安洲街道、官路鎮2個鄉鎮,任務重,時間緊,相關單位全力以赴、積極配合,攻堅至凌晨,2天內鄉鎮街道和村里所有確認意見都完成,保證7月26日順利完成組件上報。
在可研編制期間,可研報告需整體修改,工作量極大,為不影響開工時間,縣水利局和縣發改局領導分赴省水利廳、省發改委及省發規院匯報對接,并經與省水利設計院協商,立即組織工作專班啟動可研修編。該縣水利局總工吳翔云回憶道:“經過指揮部和設計單位5天5夜的努力,新的可研報告和先行段初步設計在預期時間內完成,為工程順利開工打好了基礎。”
一個又一個環節的攻堅突破,實現了北岙水庫前期的“奔跑式”推進。
抓效益,實現防洪排澇、水資源利用的雙提升
山水之美是仙居最重要的基因,北岙水庫工程作為重點水源工程,是時代所需、發展所要,民生所盼,更是全縣高品質城市建設所需。
現狀北岙水庫,服務仙居已經經歷了30年。仙居是山溪性流域,以永安溪為主軸,支流從南北兩側匯入,在群山之間坐落了一座座水庫,保衛著一方安瀾,滋潤著仙鄉大地。現狀北岙水庫工程于1987年動工,1993年5月前期工程完工,投入試運行,總庫容550萬方,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縣城供水的小型水庫。
隨著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水庫庫容小、水資源利用率低,其下游沿線防洪排澇能力和生態環境用水都明顯不足,急需擴容建設。
功成身退,不是退休,而是升級。經研究謀劃,該縣決定對現狀北岙水庫進行擴容,建設新北岙水庫。擬建北岙水庫工程,壩址距現狀北岙水庫4.4km,集雨面積169km2,總庫容6498萬m3,是現狀水庫的11.8倍,電站裝機容量16000千瓦,總投資13.47億元。工程功能定位:防洪、供水、改善水生態環境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
北岙水庫工程實施后效益顯著,實現防洪排澇、水資源利用的雙提升,防洪排澇方面,可降低仙居中心城區河段50年一遇洪水位0.30-0.35米,使官路鎮和高鐵新城防洪能力從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進一步減輕椒江流域防洪壓力;水資源利用方面,生態補水是該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年均可提供生態供水量7818萬立方米,年保證率90%;多年平均灌溉水量294立方米,年保證率90%;年供水量1786萬立方米,年保證率97%,可高質量保障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
抓突破,為“現代水網”建設匯聚新活力
在北岙水庫前期推進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的調研指導,該縣縣委書記崔波在調研水庫時強調:“‘以水定城’‘以水興城’,奮力推進高品質城市建設。”北岙水庫的前期,始終向著質量更優、速度更快、效益更顯推進。
“北岙水庫有兩大突破,一個是工程性突破,一個是功能性突破。”該縣水利局局長張堅勇介紹道:“這兩個突破,將為城市現代水網建設,打造標志性工程,實現水功能延升。”
在工程中,注重景觀性打造,項目建設,打破常規,大膽創新。打造大壩景觀,利用壩頂和高壩資源,將水泄放與水景觀結合,形成主題景觀效果;打造庫區周邊景觀,建設河口濕地、壩下生態河道、環庫生態道路,形成“一庫一館一環線,山水融合新桃源”的北岙水利風景區。
在功能上,以建設高品質城市為目標,開源辟徑散葉出星,統盤謀劃,推進北岙水庫碧水入城。北岙水庫擴容,從源頭上保障引水入城水量來源。同時,利用已建的補水通道,形成北岙水庫-西岙水庫-盂溪、三橋溪的補水大框架,通過引水入城,恢復河道水系,串聯起內河濱水風情,打造三橋溪河道綠廊,以水為脈,聯絡濱溪景觀帶、慢行休閑系統和重要城市節點,讓城區水光瀲滟,遠山如黛,白鷺嬉戲飛舞,碧水繞城而過。
聚一庫碧水,潤萬家共富。隨著北岙水庫的建設,這一顆鑲嵌在青山間的明珠,將在仙居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國山水畫城市的進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