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走進黃巖區東城街道新建成的綜合信息指揮室,只見駕駛艙大屏上的各個數據正在實時跳動更新,不遠處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員正在為群眾耐心解答。
“之后這里將充分發揮‘中樞神經’作用,努力形成及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高效運行、智能監管的基層新型治理形態和治理模式。”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虹說。
近年來,東城街道黨工委始終以增進民生福祉為落腳點,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成功建立區內首個省五星級社區服務綜合體、首家四星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并獲評市域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建設先進集體。
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蝶變展新顏
19年前,超強臺風“云娜”席卷臺州,給當時的雙浦村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如今,原先的磚房、木房變成了鋼筋混凝土樓房、別墅式小康樓,新辦公樓、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一一落成,在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下,雙浦順利實現村改社區的蝶變。
“原來雙浦十里山荒最窮,現在的日子這么幸福,我做夢都忖不到。”村民王奶奶笑道。
說起雙浦的美麗蝶變,就得提一提“三化十二制”這本基層治理“寶典”。
基層發展繞不開、更離不開土地資源。如何妥善處理征地問題、做好群眾工作?“三化十二制”應勢而生。在“三化十二制”的引領之下,這里的每一項重大決定,都離不開集體參與、集體決策,每一個項目、每一筆賬目大家都如數家珍,得到擁護后的工作開展也愈發順利。
十幾年來,該地集體經濟從每年1.2萬元發展到300萬元,黨員隊伍從16名增加到65名,甬臺溫鐵路、臺金鐵路、東官河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破難而解,雙浦從“后進生”搖身變成“優等生”。
今年是雙浦深化落實“三化十二制”的第19個年頭。接下來,雙浦將進一步深化黨員聯系戶制度、建強鄰距離黨小組、探索五步議事法等,提升內外聯動治理服務矩陣質效,讓“三化十二制”雙浦實踐在賡續奮斗中煥發新顏。
服務群眾“零距離”,一點一滴暖民心
時值8月,東城街道嘉盛社區文化禮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安排課程,對接老師,確定學員名單……
“我們的七彩課堂已經連續辦了7年了,每逢開課必爆滿。”嘉盛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陳亦欣說,嘉盛社區內雙職工家庭占比82%,如何有效管理青少年兒童的課后時間是一個普適性問題。
基于此,“嘉”門口的幸福課堂項目提上日程。目前,“嘉”門口的幸福課堂已形成七彩課堂、傳統民俗體驗等多個品牌課程,每年開展各類主題活動210余場次。
然而,這只是社區打造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一老一小”服務場景的冰山一角。
上午9點半,走進嘉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的老人在全身智能按摩椅上享受著身體按摩,有的則圍坐在桌邊拉家常。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家四星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分為器材租賃室、休閑區、健康理療區、醫療康復室(心理咨詢)、食堂等,電視、空調、智能按摩椅、智能檢測床等設施,一應俱全。
“以前我一個人在家吃飯,燒飯怪麻煩的。在這里,一葷兩素加上一飯一湯,才12元。”居民潘珍玲說。
近年來,嘉盛社區積極調動黨員干部積極性,搭建11個樓宇、商圈網格和1個學校專屬網格、124個“網格塔群”,通過上門溝通交流,網格員們可以“零距離”傾聽居民訴求,并實時跟進和調整服務需求。
悉心調解化干戈,春風化雨促和諧
今年,老葉(化名)71歲了,這是他獨居的第10個年頭。近些年,他越發思念妻女。
“他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家人早早地搬了出去,這些年他不斷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但一直協調不下來。”東城街道平安法治辦主任陳剛說。在一次接觸中,他發現老葉可能存在心理問題,便將其帶到了街道的心理咨詢室。
治療每兩周一次,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后,總會給他布置一些作業。老葉的第一份作業是寫下自己的5個優點與缺點,他很認真地寫了滿滿一頁紙。
如今老葉的狀態好了許多,接下來心理咨詢室的工作人員將持續跟蹤他和家里人的情況。如果有需要,他們將聯合“老娘舅”調解中心一起解決。
街道“老娘舅”調解中心成立于2012年。翻開記錄本,每個案子都被清楚地登記在冊:6月1日,兩男子因租房產生的經濟問題發生糾紛;6月5日,一男一女因討要欠款發生爭吵打架……
“幾乎每天,但凡居民有矛盾糾紛,就會來這里尋求幫助。我們的調解員由黨員干部、鄉賢鄉紳及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閱歷豐富且接地氣,群眾都很信任。”陳剛說。
截至目前,調解中心已成功調處重大、疑難復雜案件3500件以上,涉案金額超4100萬元。去年,老娘舅調解中心被評為省級金牌人民調解工作室。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