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后,美術專業的就業前景怎么樣?”“入讀后,將來的升學率高不高?”從4月開始直到中考成績公布前后,天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各專業的招生熱線就響個不停。在家長們咨詢的眾多問題中,就業和升學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兩個焦點。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情況。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職、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超過95%和90%。
臺州市教育局高等與職成教處處長鄭琳說,臺州職業教育緊盯產業鏈條、技術前沿和民生需求,同時也架構起了立體升學通道,中職學生畢業時既能“適銷對路”,也能根據志向選擇未來的方向。
升學路暢通,就業力走強
“看著新聞里各種關于就業難的報道,我們早已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了。”于豪(化名)是黃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在學校長學制混合辦學模式培養下,他從高二開始就進入企業輪崗輪訓,一畢業就順利發揮所長,開啟了職業生涯。
當下的畢業季里,全市像于豪這樣的中職學生還有很多。

對于這些已經或將會走上工作崗位的中職學生,最近正忙著招聘工作的公元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林燕春說,從用人需求比例看,傳統制造業一線技術人員往往占比能達到70%以上,這部分人員基本都來自職業院校的校招。
他坦言,盡管這幾年很多中職學生選擇了升學,但公司跟黃巖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黃巖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臺州科技職業學院等院校都建立了產教融合合作項目,公司以“永高班”等形式較早參與了他們的培養,“從高中‘永高班’讀出來的學生,到大學畢業后,操作能力更強,對本行業也比較了解,入職后基本都能直接上手工作?!?/p>

同樣,黃巖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辦公室主任朱永玲也表示,如今中職升學途徑呈現多樣化,“中本一體”“中高職一體化”、單考單招等都讓學生的升學通道越來越暢通,即便是就業班的學生多數也傾向于升學,并且參加高考的學生升學率越來越高,有些專業上線率達到了100%,“但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就業,中職、高職畢業生屬于技術技能型人才,多數會身居一線或負責操作層面的工作,目前人才缺口非常大?!?/p>
他說,黃巖一職很多同學讀完大學后又回到了本地企業工作,現在有不少學生都已經成了企業技術骨干、管理人員,甚至評上了“浙江工匠”。
臉上無光的感覺“越來越淡”
升學路暢通,就業力走強,兩者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大家對職業教育認知的轉變。在全市各大中職學??磥?,近兩三年這個變化尤其顯著。
“以前很多家長對孩子在職業學校讀什么不是很關心,大部分對讀中職的態度都是‘算了就這樣吧’‘有的讀就可以了’。”天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謝錦平說,現在的家長不但報名前會來咨詢專業、就業前景,而且很多人會問得很細,包括學校環境怎么樣,管理情況如何。
他覺得,如今的家長越來越理性,對孩子的教育規劃也做得早,提前了解了很多專業、學校和未來升學、就業等信息,很重視中職階段的培養過程。

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梁斌勇說,今年學校公眾號開始發各專業情況和招生信息時,公眾號的點擊量就很高,各專業老師也接到了大量咨詢電話。
他說,最能直接反映社會對職業學校態度變化的就是生源,去年,進入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中,中考成績超過普高線的有53%,“現在家長對孩子讀職業學校,感到臉上無光的情況越來越少,他們知道職校畢業升學、就業同樣可以很出色。”
梁斌勇認為,職業學校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吸引優質生源的關鍵,“中職學校的辦學現在越來越靈活,我們學校高一可以轉專業,課程能夠同時滿足學生的技能需求和升學需求,特別是偏科生能盡早進入喜歡的領域磨煉技能,這些都讓中職教育逐步形成良性循環?!?/p>

另外,多位中職學校的負責人都指出,中職學生前景看好還跟當下各項人才政策有很大關系。
今年5月,臺州發布“人才新政3.0”,其中提出臺州全力打造技能型社會和工程師之城,大力支持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來臺就業創業,對具有正高級、副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特級技師、高級技師資格的技能人才,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房票補貼。
新政在工匠引育方面,在全國首創技能創富型企業評價激勵辦法,對職工新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最高每人1萬元給予技能創富型企業工匠培育獎,將技術工人比例和薪資待遇等與企業用地、用能、畝均評價、技改補貼等掛鉤,引導激勵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這些政策都讓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更有信心和期待。”多位中職學校負責人表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