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只要5塊錢,不僅送上門,還不用洗碗筷。路橋區金清鎮聯星村83歲老人陳菜花,正享受著這樣一份暖心餐的便捷和溫度。“兩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這樣他們就更放心了。”
當前,路橋區金清鎮發揮新鄉賢力量探索新型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平臺,以“同心醫站”為樞紐,通過鄉賢引領為村民提供各種養老服務。據了解,“同心醫站”鼓勵社會力量利用村(社區)配套用房或閑置用房開辦護理站,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服務。該鎮上塘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聯星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惠老助餐服務工作,解決居家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為當地老人打通一條居家健康服務之路。
據了解,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等實際情況,當地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為老年人送餐上門,推動“中央廚房+社區食堂+社區助餐點+送餐上門”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
“這份米飯多來點,那位老人胃口好,不然不夠吃。”“動作快一些,飯菜要熱乎送到。”……每天10時,金清鎮聯星村居家養老服務廚房餐廳打飯送餐服務都會準時開啟。
聯星村家宴廚房 (圖片由路橋區金清鎮提供)
聯星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位于老聯北村部,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2019年7月,聯星村正式成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試點。
“2018年,三個村莊合并后有了聯星村,村民合計2846人,而老年人有816位。其中包含了很多不能自理的,我們要讓他們每天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吃。”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沈國榮說,老人不是村莊的負擔,照顧他們是分內的事。
10時30分,兩輛送餐車輛分頭出發。“我做志愿者快兩年了,在家無事可做,便來這邊幫忙。”志愿者官學友說。
三輪車車聲一響,陳菜花就知道村里給她送飯來了。“阿婆,今天的飯菜到了!”官學友從箱子中拿出飯盒放在陳菜花家的桌子上,并幫忙拿來筷子,“昨天的飯盒我們帶回去,今天的飯菜怎么樣,還合不合胃口?”官學友每次送餐都會詢問老人的意見。
不僅有方便可口的飯菜,當地老人還有自己的健康管家。路橋區政協委員、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林丹紅正是健康管家之一。
“大娘,您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去指定的地點參加體檢。還有,體檢當天要空腹。”自“同心醫站”開展“同心愛心服務”活動以來,林丹紅就積極協助所結對村(上塘村)符合條件的村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督促老年人吃藥、就診。
同時,金清鎮聯星村還發揮鄉賢志愿者作用,將黨建與養老工作相結合,為居民提供貼心服務。每月10日,村里會安排醫護團隊到站點為老人測血壓以及志愿者上門服務,為老人理發剪指甲、打掃衛生、整理床鋪等,讓“不離家、不離伴”的這種新型養老模式,給鎮域的每一位老人帶去溫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