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逛集市”愈發成為一種時尚,“集市”成為當下年輕人新潮的打卡去處。最近在浙江玉環市干江鎮,又有個與眾不同的集市,五天吸引了約2萬人次打卡,它就是“越劇集市”。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裊裊的越劇唱詞在上棧頭景區緩緩傳出。在三年疫情后的第一個“五一”假期,干江鎮推出“越劇集市”暨“國潮音樂周”活動,以此來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增加景區客流,實現文化與經濟的有機融合。
5月2日下午,干江小學紫藤花越劇社的小演員們早早來到上棧頭景區等待化妝、彩排。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小演員們第一次在景區表演。去年八月,干江鎮啟動村社精神共富結親工程,在上棧頭景區打造精神共富結親陣地,邀請小演員們共同舉辦戶外音樂節。裊裊的越音得到了許多村民和游客的喜愛。
今年,干江鎮啟動“文藝賦美”工程,依托干江越劇文化品牌,以“越劇集市”為主題開展每月一次的越劇文化趕集活動,即每月20日左右在轄區內農村文化禮堂,根據演出內容每期會提前確定通知,內容主要涵蓋越劇演出、越劇知識普及、越劇相關非遺體驗、美食小吃、文創產品和農業產品展示交易等。
村民和游客可以“賞越劇、品越劇、玩越劇、學越劇”,給村民不一樣的越劇文化體驗,盡享省級戲曲之鄉的無窮趣味。
“我記得三月份在上礁門村文化禮堂的啟動儀式上,見到了手工戲靴的傳承人陳仁東,我還體驗了一把呢。”村民趙領春說。
趙領春所說的非遺體驗則是干江“越劇集市”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臺上越劇正精彩,臺下集市也熱鬧。無論是在戲靴制作體驗、越劇油彩化妝體驗、越劇人物繪畫等非遺攤位前,或者在番粉圓、食餅筒、油炸鼓、豆腐腦等傳統小吃攤位前,還是在“盤嘟嘟”干江文創產品攤位前,早已是人頭攢動,游客有的在認真觀賞著非遺手工制作,有的則現場品嘗起了特色小吃。
在這個集市,一雙雙精致的戲靴、一個個各異的頭套、一件件美麗的頭飾,成為了“五一”假期一道獨特的非遺風景線。
干江鎮黨委委員朱賽君表示,今年推出的“越劇集市”集中展現了干江鎮的非遺、小吃、文創產品的魅力。這不僅給游客帶來了高質量的消費體驗,也給匠人們帶來了經濟收益,助力干江文旅經濟發展。“我們也在創作和制作越劇主題的文創產品,如盤嘟嘟盲盒、鑰匙扣等,通過不斷探索和挖掘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變性,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鮮活立體的非遺文化,讓這些文化瑰寶在濱海小鎮實現變現,從而做好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工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