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2025年,全市目標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0%
婚前醫學檢查率達90%,產前篩查率達95%
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之一,每年有80萬至120萬名的缺陷兒出生,相當于平均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降生。為有效減少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和殘疾兒的發生,進一步推進“善育高地”城市建設,日前,我市出臺《臺州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建立完善覆蓋孕育全過程的篩查、診治、干預、康復和救助體系。
“出生缺陷”一詞,對于準媽媽來說,并不陌生。它是指嬰兒在出生前,在母體的子宮內發生的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方面的異常,最常見的包括神經管畸形、唇腭裂、肢體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和腦積水等。如果缺陷嚴重,可能導致孕婦流產、死胎、死產,患兒終生殘疾等,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根據《方案》,我市計劃2025年全市目標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0%,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90%,產前篩查率達到95%;新生兒疾病篩查實現愿檢盡檢,嚴重致殘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并保持相對穩定。
三年內如何達成既定目標?相關部門將協同參與,多管齊下。
首先,臺州要完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在全市建立以婦幼保健機構為主體、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綜合醫院和專業機構共同參與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網絡,推進防治各環節服務和信息的有效銜接。
其次,提升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水平。通過大力普及出生缺陷防控知識、完善婚前和孕前優生檢查項目、加強生育指導等方式,提升優生優育服務能力,做好一級預防。二級預防方面,廣泛開展產前篩查,普及應用產前篩查適宜技術。對于三級預防,將聚焦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聽力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等出生缺陷病種,強化新生兒疾病早篩早治,實現全覆蓋。
全市也要完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網絡建設,充分利用臺州市區域婦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統,為研判出生缺陷發展趨勢、動態監測和預警提供大數據信息支撐。
政策有扶持,社會有關愛。據悉,對于出生缺陷兒童及家庭,市衛健委還將聯合公益組織,組建覆蓋全市的出生缺陷患兒家庭關愛幫扶項目志愿服務隊,對困境兒童及家庭提供定期入戶訪視、醫療與康復救助、心理支持和經費補助等服務,進一步促進出生缺陷兒童的康復與健康成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