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2月2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王艷 周偉)近年來,“生了娃沒人帶”“雙職工帶娃難”“不懂如何帶娃”成了年輕夫妻普遍面臨的育兒難題。如何呵護0至3歲嬰幼兒這一“最柔軟的群體”健康成長,實現“幼有所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民生關切。
聚力聚焦“浙有善育”,積極順應群眾期盼,臺州市進一步規范托育機構建設,在全國率先將普惠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推進實施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省級試點,出臺托幼一體化三年行動布局規劃,積極探索臺州模式。
截至今年1月底,全市已備案托育機構520家,總托位數25812個,千人托位數3.87個,托育機構鄉鎮覆蓋率82.44%。
就近入托——
家門口的“托班”來了
入托,近是需求之一。眼下,家門口的“托班”,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奶奶!”2月15日下午4點,椒江明和雅苑托育中心門口,2歲3個月的羨羨興奮地和老師告別,飛奔到奶奶面前,眉飛色舞地講起一天在這里的見聞。
2020年11月,有著全市首家國企辦托稱號的明和雅苑托育中心,一正式營業,就受到周邊鄰里的熱烈歡迎,適齡孩子紛紛報名。
“孩子的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他一個人在家多少有些無聊,就考慮著送來這里。”羨羨奶奶說,孩子進入托育中心后,有其他同齡小朋友做伴,生活變得更加規律,“戶外活動和健康都得到了保障,家長托得放心。”
“像羨羨這樣的雙職工家庭還有很多,家長沒時間照顧,但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早期發展。”明和雅苑托育中心園長王君波介紹,目前園內開設了3個托班,提供60個托位給2至3歲的孩子。環境設施按照嬰幼兒身高打造,每天安排繪本教學、興趣課程、互動體驗、戶外活動等特色課程,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飲點心……可以為周邊孩子提供“潤澤童心 和樂成長”的托育服務。
同樣,全國首家家庭托育點——路橋鶴培家庭托育璞悅府園的建立,也為附近年輕家庭的育兒難題做了很多貢獻。“家庭托育能很好地解決家長的時間問題,家長一般都是白天上班,下班再接孩子,或者委托家里老人來接送。”園長林曉梅說。
在這里,家長送孩子入托,不用把控出行時間,樓上樓下、隔壁棟走動就可以,下雨還可以借助小區地下通道等基礎設施,相當便捷。
“每逢兒童節、父親節、母親節、消防宣傳月等特殊節點,我們還會組織開展科普和活動相結合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也起到托育機構拉近社區鄰里關系的紐帶作用。”林曉梅說。
如今,全市已建成家庭托育點5家,確定選址擬建8家。而“依托總園、嵌入社區、普惠小微”建設家庭托育點的臺州模式,得到國家衛健委高度肯定,并獲評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行動示范樣板與市委共富辦“九富”典型案例。
溫嶺市家庭托育點開展戶外活動
醫育結合——
科學“帶娃”不再是難題
解決了孩子“有園可托”的問題,下一步就是讓孩子有“優園可托”。在臺州,醫育結合成為一大亮點。
“醫育結合是托育服務發展探索的重要課題和方向。”市善育專班相關負責人、市婦女兒童醫院保健部主任陶靈華介紹,它是將兒童保健與嬰幼兒照護服務相結合,憑借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嬰幼兒護理和照看服務,為0至3歲嬰幼兒健康成長提供安全照護、早期發展和養育指導。
舉例來看,作為臺州市首家行政事業單位辦托,溫嶺市綜合托育服務中心直接“選址”在溫嶺市婦保院,兼具公辦普惠托育服務、養育照護指導、人員培訓、托育產品開發等功能。每位入托孩子配備“保育員+保健老師”,提供專屬的生長發育監測與指導服務。
2022年7月13日,溫嶺市箬橫鎮衛生院開展養育照護小組活動
“尤其是1歲以前的孩子,原先需要定期到婦保院檢查,現在托育和保健合一體,省去了許多家長的麻煩,對托育服務過程中的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也能第一時間處置。”溫嶺市衛健局人口家庭婦幼科工作人員說。
該機構還建有“養育照護小組”特色團體——專業保健人員“坐鎮”,每星期開放,5至10個家庭一組,解答育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孩子不吃蔬菜怎么辦?晚上如何哄睡?每天吃零食合不合適……在這里都有“標準答案”。
仙居縣婦保院的“保康托”服務驛站,顧名思義,保健、康復、托育三位一體,專門針對殘疾、自閉等特殊兒童開放,去年下半年至今解了一部分家庭的燃眉之急。
“我家孩子兩歲多,有自閉問題,來了以后開朗許多,各方面能力都在提升,家長也學到了很多育兒技巧。”一位新手爸爸表示非常滿意托育服務給孩子和家庭帶來的變化。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累計開展各類養育照護小組活動2482場次,服務22906戶家庭,為諸多家庭傳遞了專業的育兒和健康指導建議。
數字托育 ——
入托、在托、監管“一件事”搞定
“以前入托都要帶著資料,沒想到現在系統整合,網上就可以操作,對我們寶媽來說太方便了!”日前,林女士到就近的托育機構為二胎辦理手續,原以為健康體檢檔案沒帶得回家跑一趟時,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起了大作用。
陶靈華告訴記者,辦好數字托育,是目前臺州托育機構發展的一大趨勢。“這個系統主要包括入托、在托、監管三方面,所有孩子的這些材料和數據,可全部綜合在系統,類似個人健康檔案庫,不像以前那樣冗雜。”
拿入托來說,家長可登錄系統提前預約時間,不用擔心線下跑空。孩子的體檢報告等入托相關資質材料,現在也不用各機構跑,只需報上相應的身份證號碼,系統會直接推送孩子的資料給托育機構。
在托,保障嬰幼兒健康安全成長是關鍵。這一點,托育機構責任重大。
“嬰幼兒出生后有項體檢,滿1個月、3個月、6個月、8個月、12個月各一次,本來由衛生院或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數字托育以后,系統發送每個孩子的體檢時間和預約時間給托育機構,協同提醒家長體檢。
另外,如果孩子有貧血、過敏、肥胖、先天性疾病等因素的,系統檔案中也會進行標注和提醒,由醫療保健機構和保育老師做雙重的專案管理。
托育機構規范有序發展,監管同樣離不開。“托育機構需要每天上報園內孩子的出勤狀況、事假原因、體溫數據等,隨后傳輸至省市平臺。”這樣,對每個孩子都做到了關注,家長也樂意“放心送”“安心托”。
“這個系統2021年開始做,現在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接下來目標是省市對接更順暢,檔案更全面,服務更精準,推送更智能,讓臺州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托育一件事服務。”陶靈華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