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輪暖濕氣流加強影響,6月12日至14日,臺州市有較明顯的持續性降雨過程,防汛任務較重。今年汛期,隨著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智慧防汛”大顯身手,讓防汛防臺工作更精準更高效。
“智慧防汛”
助力精準預警高效處置
6月13日上午,在臨海市沿江鎮,水利站負責人馮發明和鎮里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冒雨巡查水庫堤壩。
在巡查中,他打開浙政釘系統內臨海市水旱災害防御綜合協同應用,進入“實時雨情”“實時水情”等界面,了解雨量和水庫山塘水位情況。他發現龍噴水水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5公分,上面有紅色警示標志。
臨海市基層水利事務中心沿江水利站站長馮發明:“我們立馬就通知水庫管理崗的B崗讓他馬上放水。另一個通知村級的責任人,叫他做好轉移的準備。另外再采取應急措施,把水泵搬過來進行強排。”
龍噴水水庫位于海拔200米的高山上,水庫管理員接到信息后,馬上采取措施,開閘放水,降低水位。
臺州臨海市沿江鎮龍噴水水庫管理員馮林富:“有預警提示,我們立即就開始放水。然后對水庫整個周邊進行巡視,確保水庫防汛安全。”
龍噴水水庫位于臺州市臨海市沿江鎮清潭頭村,水庫管理員接到信息后,馬上采取措施,開閘放水,降低水位,限制水位運行。
馮發明:“把這個隱患點處置完成,這樣更利于水庫的安全運行。我們這個數字化平臺對我們水庫管理安全很有作用,我們通過這個方面,在平臺上報上去,以便上面及時處理。”
據了解,沿江鎮共有7座水庫和6座山塘,分布范圍廣。進入汛期,防汛防臺壓力大,借助數字化平臺,使防汛防臺工作更精準更高效。
臨海市沿江鎮應急辦主任葛晉威:“通過平臺里面及時去觀察水位、還有一些隱患點,及時發現,及時在平臺上上傳去整改去完成。保證我們沿江鎮水利防汛防臺的安全。”
防汛防臺開啟“智慧大腦”
構筑堅實堡壘屏障
如果說,數字化應用為面廣量大的水利設施裝上了“千里眼”,那么,數字化手段在指揮系統的應用,就像是為防汛防臺工作裝上了“智慧大腦”。
在臺州市防汛防臺應急指揮系統的展示大屏上,救災資源、風險管控、降雨統計等信息一目了然。當發生重大或復雜災情,系統會通過風險識別五色圖,以“紅橙黃綠藍”來表示區域風險等級。
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處工作人員楊天閩:“我們這個‘五色’是根據當地的降雨量,結合它水利的一些超警信息以及土壤的含水率,然后結合它實時降雨的情況,得出這個地方它目前的風險等級。紅色是代表這個地方的風險,等級特別高,需要特別關注。”
該系統包括應急準備體系、風險防控體系、應急救援體系、災后重建體系等四大體系。其中,應急救援體系可以實現智能化調度功能,生成最佳救援路線。
楊天閩:“我們根據實時發生的突發事件,我們可以定位到它具體的位置,并且可以分析它周圍5公里范圍之內的一些救災資源的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在系統上實現實時調度,然后它會生成最佳救援路線給搶險隊伍提供一個支撐。”
目前,臺州市防汛防臺應急指揮系統整合獲取應急、水利、氣象、自然資源、建設、交通等部門110類1.7億多條數據,并接入高空瞭望、城市內澇等4282個視頻監控點,將構建起“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