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0月,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以高分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資源和景觀質量評審。五年多來,臨海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堅持高標準保護、高水平利用,全力推進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的主客共享樣板景區”和“浙江省景城共建、共美共富示范景區”。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又有哪些新成果?一起去看看吧。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有人用優美的法語誦讀《情人》的片段,也有人用接地氣的方言念著原創作品。不久前,在古城臨海三撫基巷的再望書苑露臺,從60后到00后,5代人齊聚同個舞臺,手捧詩集,參與書苑組織的“長城下讀詩”活動。而書苑室內,則是脫口秀開放麥活動的根據地,這些本土青年“卡司”組成肚抖喜劇公社,調侃著小城青年被催婚的尷尬窘境以及日常的生活。
“現在出了家門每走幾步,就能參與一場年輕態的文化活動,有傳統詩歌,也有在大城市爆火的脫口秀,還賦予了臨海特色。”住在紫陽街的青年們幾乎每天都準時到感興趣的活動現場打卡,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再望書苑是天臺青年謝然羽將城墻旁的破敗老屋改造后創建的,已然成為古城青年的聚集地。他們嘗試著各種活動,探索書苑發展更多的可能。
環視兩千多年歷史的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面積3.12平方公里,主街三縱三橫,延伸出50余條小巷,生活著2.5萬居民。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住在這里的多是老人,游客的年齡也偏大。
“留得住青年,古城就會更有生氣,這份文化就能傳承得更好,而這也正是升級版古城保護需要發力的關鍵點之一。”臨海市文廣旅體局局長王榮杰說,為此他也一直在思索。2017年,臨海市推出扶持臺州文化旅游區業態發展的實施辦法,出臺一系列補助政策,吸引影視文化類、青年文創類、休閑慢生活類產業入駐,以招徠更多年輕、有活力的群體。
古城青年金勰回來了,將百年院落改造成余豐里,前院是書店和咖啡館,后院是現代風格的高端民宿。
廣東小伙朱志清也來了,伴著悠長的吉他彈唱聲入夜,興善門下,每天傍晚,他都會來這里直播演唱。
來自山西的80后格叔將家安在了這里,創辦的“五月工坊”被當地青年熱捧為“臨海在地內容基因庫“,以頗具臨海特色的休閑用品產業為切入點,一場“椅起來”集市嗨翻了整個古城,椅子背后的文化故事漸漸被大家熟知;“五月工坊”團隊以老齡化為課題,深入調查了當地30位老人,制作了“大朋友的手機復習手冊”并推廣普及,幫助他們熟悉智能手機。該團隊的創意行動也被歐洲攝影師安德烈一路追隨,拍攝成短片并于今年1月9日在瑞士國家電視臺播出。
還有許多年輕人像他們一樣,從異地來到臨海生活、創業。
漸漸的,住在這里的居民心態也發生了改變。
西門街2號,一群平均年齡50多歲的音樂愛好者,自備小提琴、薩克斯、非洲鼓、電吉他等樂器,組成了一支草根樂隊。就像年輕人喜歡饒舌與說唱,《五百里》《紅河谷》這些經典歌曲,是樂隊最經常排練和演奏的曲目。
在紫陽胡同音樂餐廳門前,老板仇建民舉著薩克斯和“薩友們”自發地在街頭盡興演奏。“西洋樂器和古韻十足的街景融為一體,我們樂在其中。”
游客的年齡結構也悄然發生變化。如今,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40歲以下年輕游客占比達76%,同比提高了50%。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