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即將到來。今年臺州市計劃開展的元宵文化活動中,非遺仍是最大亮點。各縣(市、區)推出了一系列與非遺相結合的文化活動,將為今年的新春文化嘉年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各地文化場館與非遺中心多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以靈活多樣的小規模文化體驗活動為主,讓“鬧元宵”更加井然有序。
線上線下,玩轉非遺
吃元宵、猜燈謎、點花燈,是元宵節不可缺的民間習俗。臺州市非遺館將傳統民俗與非遺技藝融入手工活動中,既寓教于樂,又不失年味。
玉環坎門鰲龍魚燈制作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寄托了當地漁民對來年風調雨順、大獲豐收的祈愿,鰲龍魚燈的制作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匠心。
據介紹,市非遺館的坎門鰲龍魚燈制作線上活動,面向8周歲以上的少年兒童,簡化傳統鰲龍魚燈制作的復雜工序的同時,保留手工制作的原汁原味。
為呼應虎年元素,市非遺館還將在元宵節前開展線上虎頭燈手工制作教學。虎頭燈制作原理與臺州花燈相同,在元宵節掛上一盞燈,既美觀又有意義。
同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臺州刺繡,由非遺館的刺繡教員線上教學,傳授發財帆布包的繡制方法,在新春佳節討一個好彩頭。
市非遺館的工作人員表示,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旨在鼓勵親子參與,增添闔家團圓的喜樂氛圍,深受廣大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的歡迎。
除了線上活動,市非遺館也正常對外開放。在這里,臺州非遺文化的精髓,按照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門類一一展出,像臺州亂彈、臺州道情、路橋蓮花、三門平調等活態戲曲展演精彩紛呈。元宵佳節,市民們可以來此領略非遺文化,打卡“老臺州的一天”。
解鎖縣(市、區)非遺大禮包
除了市級活動,各縣(市、區)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非遺大禮包,以傳承非遺文化為核心,通過展演、手工、研學等活動,豐富市民的文化體驗。
2月13日,仙居縣將在白塔鎮匯今生態園舉行“兩岸一家親”非遺年俗體驗活動。屆時,將開展制作仙居花燈、體驗仙居八大碗等活動,并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宣傳展示仙居非遺。
即日起至元宵節,仙居縣非遺成果宣傳展也在該縣城區公園、市民廣場等地開展,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觀看。
臨海市民習慣在正月十四過元宵節。在紫陽街、靈湖等景區的非遺展演場所,市民能欣賞到極具當地特色的細吹亭表演。細吹亭是用絲竹演奏傳統曲目,別具江南風味。
三門縣將在元宵節當天,在亭旁非遺街區舉辦木偶戲展演活動。演出者是省級非遺傳承人、上鮑布袋木偶戲傳人鮑思當。該展演平日里也會舉辦,木偶戲是三門縣著力打造的一張文化名片。
溫嶺市石塘鎮也將舉行元宵慶典活動。據悉,石塘元宵習俗在2016年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以扛火鑊為核心,混合扛臺閣、舞龍、元宵迎燈、戲曲演出等傳統習俗,在石塘各村巡游。
即日起至2月15日,在黃巖九峰文化大院內,市民可觀賞到國家級非遺項目黃巖翻簧竹雕和省級非遺項目黃巖漆金木雕的技藝展示。同時,在黃巖區非遺館舉辦的“歡度春節共享非遺”新春非遺圖片展,也將持續至元宵節當天。
路橋區將在十里長街舉行手工花燈展,組織猜燈謎活動,還準備了豐富的非遺小吃,為市民送上一個有聲有色的元宵節。
玉環市圖書館則推出“傳統技藝·工藝匠心”非遺精品展,邀請到當地竹篾編制、玉環剪紙、玉環漁民畫、玉環布畫、船模制作的手藝人進行現場展示,歡迎市民到場體驗。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