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三門有位64歲老干部 熱心公益讓退休生活更精彩
2021年11月15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通訊員 巖加興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1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巖加興)退休8年、本可在家享清福的64歲三門縣退休干部盧湘娥,對自己的生活卻是這樣定義的:“退休了,不要‘宅’家,讓自己再次融入社會,用實際行動為小區、社區作點貢獻,也算是修行。”

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2020年正月初一,盧湘娥得知新冠病毒“人傳人”的消息。作為平安社區安居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的盧湘娥,迅速和黨支部“一班人”組織黨員全面開展封鎖小區大門,積極戰“疫”。

  盧湘娥與小區平均年齡66歲的18名退休黨員和46名退休職工一起,組成了一支“年齡最大、輩分最高、力度最強”的“銀發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隊”,負責為進出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和消毒,并在小區開展夜巡、協助門崗管理、小區消毒消殺、宣傳防疫知識。

  她一邊向社區黨委和街道黨工委,匯報小區封鎖的實施方案,一邊購買測溫計、消毒液、酒精、口罩等必需品,還制定并安排志愿者“三班倒”值班計劃等。

  每天,盧湘娥手握一沓口罩,在小區門口當起了勸導員,提醒居民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護。看到住戶沒有戴口罩,她就把自己的備用口罩送給他們,教其正確使用方法。

  面對個別居民的不理解,盧湘娥始終秉持“不放棄、不退縮、駐守戰地守好小門”的理念,勸慰他們要認識到“小區是我家,防疫靠大家”“疫情防控是自身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基本保證”。

  盧湘娥全力配合社區,做好居家隔離小區居民的思想穩定工作,走訪照顧小區內的空巢孤寡老人,還和志愿者一起,隔天為他們配送食品等物資。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擔當作為,沖鋒在最前線,在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60多天的奮戰,盧湘娥總結了“盯梢法”“聯系法”“樓長法”等心得,和小區“銀發志愿者”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為850戶、3000多人的小區共同編織了一張牢不可破的防疫安全網。

  今年8月,國內又出現了幾地高風險城市。參加過小區人口普查、對小區基本情況爛熟于心的盧湘娥,發現某戶家庭在晚上突然亮燈,神經為之一緊,迅速向防控部門報告。經過了解,該居民確實剛從高風險城市返回,便被她“逮到”,消除了一起安全隱患。她的舉動,得到三門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高度評價。

公益事業的“引導員”

  “在安居小區,婦女有1000余人。婦女工作做好了,小區大部分工作也就做好了。”盧湘娥直言道。2016年,她帶領有志于公益事業的近百名婦女,成立了“安居小區巾幗志愿團”,旨在為小區居民提供免費修理物件、老人陪護、調解鄰里糾紛等多項義務服務。

  樓上的水龍頭因閥門老化破裂而漏水,滲到樓下從而導致的“漏水事件”;婆媳或夫妻的拌嘴不和;電瓶車違規停放;雜物亂堆放等。一樁樁、一件件,經過盧湘娥和志愿團的細心協調,都得到了妥當解決。

  為了更大地發揮志愿服務作用,2017年12月,平安社區鼓勵盧湘娥和“巾幗志愿團”到民政部門登記為“三門縣平安公益驛站”。從此,志愿服務走出了小區,走進了社區。

  依托社區,服務社區。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平安社區居民總能看到盧湘娥和志愿者們,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忙碌的身影: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參加平安夜巡,督促小區整改防火隱患,整治電動車亂停放等。在服務社區居民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7年起至今,她已參加志愿服務近百次。

  社區不少人評價盧湘娥:“干最臟的活,吃最多的苦。”她也是很多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喜歡的“盧阿姨”。

  2020年3月,盧湘娥被評為浙江之聲、臺州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萬朵鮮花送雷鋒”活動好人代表;2021年6月,榮獲“臺州市黨員志愿服務優秀個人”“三門縣最美志愿者”。

以老助老的“示范員”

  “退休后,自己算是一名‘年輕’的老干部,有時間可以幫助年紀更大、行動不便、鰥寡孤獨的老人多做些實事。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更多老同志,開展‘階梯養老’和‘以老助老’活動。”這是盧湘娥的設想。

  今年88歲的朱永健是一名獨居老人,盧湘娥和志愿團便派出志愿者定期為其服務,又幫助他安心地住進了養老院。

  縣城有一家糕點坊,提出想在“保質期前三天”把下架的面包送給老人的想法。盧湘娥主動與糕點坊聯系,每次把面包發放給不同的5戶老人。

  她組織小區的樓道長和單元小組長,每兩天對鰥寡孤獨老人開展“敲門運動”,每月2次上門“陪聊”,每月邀請專業人員為老人免費提供醫療方面基礎知識的集中授課服務,每逢傳統節日,為20多戶失獨老人送去麥焦或糟羹,還每年邀請專業人員為老人洗腳,種種舉動溫暖了老人們的心。

  “元宵節”包元宵,“端午節”包粽子、縫香袋,“中秋節”做月餅,每逢中國傳統節日,盧湘娥還經常組織開展“以老帶小”活動,發揮老人們的優勢,教育引導兒童、青年學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并把所學所做的傳統食品,送到老人家里去。老中少三代接力傳承,其樂融融。

和諧小區的“服務員”

  為讓“建設和諧小區”的理念,延伸到小區的每戶每人,盧湘娥建議,“在小區的21幢樓里各設1名樓道長、63個單元各設1名小組長,這樣小區、樓幢、單元三級聯動,小區內發生的大小事情,我們都可以及時掌握。”

  作為小區的臨時黨支部書記,盧湘娥帶隊走進每家每戶,參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就是想把小區的情況掌握得更加全面,也為管理小區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對小區的黨員情況掌握得還不是很全面。如果能細致了解所有黨員情況,就能更好地發揮他們在建設小區中的作用。”她對黨員怎樣參與小區建設,也有自己打算。

  小區的部分居民,長期待業在家,收入很低或無收入。盧湘娥主動聯系廠家,組織30多名居民在家編織毛線帽、草帽,或制作小彩燈,或加工電磁盒等,既為他們每月增加近2000元的收入,又減少了“搓麻”等現象。

  平安社區黨委書記民嚴偉玉說:“等我退休了,也要像盧阿姨那樣,參與和諧小區建設,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標簽: 老人;志愿者;三門縣;社區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