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浙江省臨海市永豐鎮(zhèn)沿岸村五六十個村民聚成一團,隱約能看到幾個警察被圍在中間,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原來,一個26年前來到村里、被村民取名叫“王衛(wèi)”的流浪漢,今天終于找到了義烏的家人。
26年前村里來了個流浪漢
玉峰花崗石廠的老板收留了他
臺州臨海市永豐鎮(zhèn)沿岸村的幾代村民,幾乎無人不識“王衛(wèi)”。
王衛(wèi)的來頭很特殊,據(jù)知情的老人介紹,王衛(wèi)應該是26年前出現(xiàn)在村里的,沒人知道他打哪兒來,和他說話,他很少理會,偶爾張嘴,蹦出的幾個字也都是聽不懂的方言。問他什么名字,他也說不清楚,嘴巴里不斷發(fā)出“王衛(wèi)”一樣的音調(diào),于是村里人就叫他王衛(wèi)了。
“王衛(wèi),你在做什么呀?”
“王衛(wèi),要不要吃點好吃的?”
村里人看到木訥的王衛(wèi),也都很好奇,能力所能及就照顧一下,有吃的東西也塞給他一塊,但王衛(wèi)的來歷還是沒人能搞清楚。
一年很快過去了,但總是風餐露宿也不是辦法,于是村里人一起想辦法,把王衛(wèi)介紹到了村里的玉峰花崗石廠。王衛(wèi)雖然不怎么說話,但人很和善,當時30歲的他能干肯吃苦,于是花崗石廠的老板收留了王衛(wèi)。
平日里,王衛(wèi)幫老板做工,老板負責王衛(wèi)的衣食起居和香煙。王衛(wèi)也算有了一個臨時的家。
然而王衛(wèi)到底從哪里來的呢?很多人一直惦記著這個事情。
一包10塊錢的煙
民警換來他的信任
今年以來,臨海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團圓行動”專項部署,利用DNA技術(shù)和刑事科技手段,全面梳理排查采集人員的DNA信息。在排查各村的時候,沿岸村的村民和民警求助,希望民警可以幫王衛(wèi)找找家人。“一個人這樣孤零零總不行,還得有家人陪伴。”
9月下旬,永豐派出所民警詹才運帶著隊員陳掌、金仲煜來到沿岸村,要為王衛(wèi)采血尋親。但是平日里溫和的王衛(wèi),一看工作人員要來給他扎針抽血,頓時警覺起來,說啥也不肯配合。
就這樣,民警過來數(shù)次,和王衛(wèi)好說歹說,對方都不答應,這項工作一直沒有進展。“我們后來聽廠里老板說,王衛(wèi)喜歡抽煙,給他煙抽,很多事情就好商量了。”詹才運受到啟發(fā),當即到附近的煙酒行買了一包10塊錢的香煙。
拿到煙的王衛(wèi),當即點火專心抽起來,這邊也就不抵觸工作人員給他采集血樣了。
10月13日,臨海市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民警朱昊淼發(fā)現(xiàn)“王衛(wèi)”竟與義烏一90歲的老人DNA的比對值高達99%多,他立即猜測出兩人應該是父子關(guān)系,便聯(lián)系上義烏市刑偵大隊有關(guān)工作人員開展進一步核對。
很快,義烏市刑偵大隊民警王興仁在電話反饋:王衛(wèi)的姐姐和姐夫等人會來認親。
“太好了!”詹才運難掩激動心情。
“王衛(wèi)”找到家人了
村民不舍但卻替他高興
“馬宏偉(化名),還認得他們是誰嗎?”10月22日上午11時左右,面對民警詹才運、王興仁的詢問,“王衛(wèi)”還只是眨眨眼愣愣的,完全沒反應過來。
可當他的姐姐、姐夫走近詢問,“你是不是叫宏偉啊?認得我嗎?”他木訥的臉上突然出現(xiàn)少見的喜悅神情,而姐姐看著“大變樣”的弟弟,早已經(jīng)是淚流滿面。
原來,“王衛(wèi)”真名叫馬宏偉,義烏人。
“我們真的找遍了,聯(lián)系了很多媒體,甚至央視尋親節(jié)目組都找過,可一直沒消息,我弟弟失蹤太久,我們都以為他不在了,戶口也早被注銷了。”姐姐摸著弟弟馬宏偉的臉淚眼婆娑地向民警介紹。
姐姐透露,弟弟是1995年底走失的。“弟弟患過新生嬰兒破傷風癥,大腦受到損傷,所以神智方面一直不太清楚的。”走失那年年底,馬宏偉跟著包工頭想去城里多賺點錢回來過年,結(jié)果在去和老板匯合的途中,馬宏偉走散了,從此下落不明。
姐姐給馬宏偉穿上干凈的新衣服,然后陪著弟弟來和伸出過援手的村民們道謝和道別。
“好好照顧王衛(wèi),讓他晚年過得幸福些。”村民很不舍,不少人紅著眼眶,千叮嚀萬囑咐,讓姐姐一定要照顧好弟弟。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