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州市千名民營企業黨務工作者學歷與技能“雙提升”班開班暨百業千企紅領學習聯盟成立儀式現場人聲鼎沸,來自全市的民營企業黨務工作者們齊聚一堂。據了解,此次“雙提升”班是“民企黨務工作者雙提升培養計劃”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市委新時代民營企業黨組織作用發揮“十二條”意見、加強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具體舉措。
“此次培訓班突出‘企業黨建業務+工商管理’主題,匯聚黨政校企多方力量,建立‘百業千企紅領學習聯盟’,為全市民企黨務工作者搭建一個常態化學習交流平臺,這也是建強企業黨務工作者‘頭雁隊伍’的一個有效途徑。”臺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臺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也是非公黨建工作的先發地。近年來,臺州全面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強、發展強”,為全省提供了臺州樣板、臺州實踐和臺州智慧。
2008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非公企業經營面臨諸多困難,臺州于2009年在全市推行主題實踐教育、宣講政策解惑、參與決策議事、建言獻策聚智、設崗定責攻堅、創業創新激勵、引才留才興企、提升素質強企、降本挖潛增效、聯系協調解難、區域攜手合作、轉型升級助推、選樹典型引導、企業文化感召、黨內關愛暖心、權益維護保障、黨群共建凝聚、企業形象提升等十八種做法(簡稱非公黨建“十八法”),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優勢。
10多年來,臺州堅持非公黨建“十八法”,始終把黨組織作用發揮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強化組織功能,推動非公企業穩發展、促升級,涌現了吉利、華海等產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從23家增至65家,境內上市企業數居全國地級市第四;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21個,國家級產業基地68個,重點培育7大千億級產業及10條示范產業鏈,有力支撐臺州制造之都建設。
華海制劑分廠行政支部黨支部書記劉潔帶領團隊成員攻克第一款納米制劑“非諾貝特片”/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
鑄就高速發展“推動器”
走進星星冷鏈三分廠,一臺臺設備正在有序運轉,車間內“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等“紅色”標識清晰可見。從2020年起,星星冷鏈按照整合、有效、實用原則,將企業文化、組織生活、黨員作用全面融入車間日常經營管理,通過統籌規劃車間陣地,打造特色“紅色車間”。
“通過設崗定責攻堅、深化挖潛增效等方法,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在生產經營管理一線打頭陣、當先鋒,讓黨建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能’。”星星集團黨委書記陳華明說,“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對這句話,陳華明深有體會。
2020年初,面對疫情導致的訂單下降、效益下滑等不利局面,星星冷鏈黨總支第一時間出臺強化風險管控、產供銷協調等舉措,以在崗的98名黨員為主組建“搶單攻堅團”“生產突擊隊”“管控消殺組”,引導黨員放棄春節假期,克服時差困難,不眠不休與300多位海外客戶逐個溝通,讓其打消疑慮、追加訂單,并保障生產。同時,組織黨員分組直播帶貨,企業三四月份訂單翻倍,二季度產銷同比增長近20%,全年產銷規模同比增幅10%以上,全面實現逆勢增長。
截至目前,臺州市建立企業“紅色車間”146個、黨員示范崗1.3萬個、黨員技術攻關隊1894支,有效破解了一些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
黨建興則企業興,黨建強則企業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非公黨建“十八法”的重要落腳點,也是檢驗落實成效的重要標準。圍繞企業轉型升級,臺州市非公企業黨組織還積極開展“我為企業發展獻一策”“興企金點子”等興企懇談會、黨群議事活動,發動黨員、職工建言獻策,為企業發展廣泛匯聚智力。去年以來,全市非公企業黨組織共開展懇談活動370多次,參加的黨員、職工達9500多人次,提出各類意見建議1.4萬多條,其中72%被企業管理層采納。通過黨建激發內生動力,臺州市非公經濟的發展步伐越走越穩、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構建人才聚集“新高地”
臺州是全國有名的藥品制造基地。在去年公布的“2019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中,臺州占據3席。“臺州相比全國一線城市和周邊的杭州、寧波等地,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十分突出。”臺州市委組織部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企業要發展,人才是根本。近年來,臺州以落實非公黨建“十八法”為契機,大力實施黨員人才工程,以黨建優勢彌補地域短板,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培育得好,成為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磅礴動力。
“華海藥業的工作總是能給你一些新的東西,你得不停地去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迎接各種新的挑戰。”2010年,江蘇徐州姑娘劉潔凝從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后,跟隨臺州籍男友一起來到華海集團。10年來,劉潔凝從一名基層普通員工,成長為企業的技術管理骨干。在2019年底公司第一款納米制劑“非諾貝特片”項目開發中,劉潔凝作為黨支部書記,帶領團隊成員連續攻堅10余天,成功推動產品登陸美國市場。
人才是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華海藥業黨委大力實行“雙五優先”工作法,即發展黨員“業務骨干、管理能手、崗位標兵、貢獻人才、創新能人優先”,黨員人才“后備培養、推選提名、評先評優、表彰獎勵、提拔使用優先”,推動優秀職工發展成黨員、優秀黨員人才發展成經營管理人員。據統計,從2016年到2020年,華海藥業共發展61名公司高技能人才和優秀員工為黨員,提拔120名黨員骨干到中層及以上管理崗位。如今,企業70%以上的管理人員和75%的研發業務骨干都是黨員。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華海藥業以黨員人才工程為抓手,成功打造了一支人數達470余名的高層次人才隊伍。近年來,華海藥業獲批授權國內專利201件、國際專利53件。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臺州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37.85萬人,“十三五”時期新引進省級以上重點聯系專家247名、省級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6個,新培養高技能人才15.6萬人,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7倍。依托強大人才支撐,科技創新加快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打造企業黨建“朋友圈”
去年以來,溫嶺市兩新工委結合小微企業園區生產經營特點,不斷健全指導幫扶機制,延伸“網格治理”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小微企業園區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
“2018年5月,我們成立了黨支部,以一名黨員就近聯系三四家企業的方式,織密園區黨建聯絡網。”方遠機電創業園區黨支部書記謝加明表示,每個月黨支部都會召開一次黨員企業主例會,聽取園區各企業意見,以企業主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功能。
在政府扶持下,方遠機電創業園集結多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通過黨建聯盟深入開展政企、銀企、校企、社企的“紅色互動”。目前,合作單位的陣容逐漸擴大,已從建立之初的9家發展至22家。
在推動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過程中,臺州堅持把黨建作用發揮融入治理架構,強化政治功能,推動非公企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非公黨建“十八法”的指引下,全市非公企業不僅成了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了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天臺銀輪公司是全國熱交換器行業首家民營上市公司,也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近年來,銀輪公司將黨建融入企業發展,牽頭“銀輪系”21家企業組建黨建聯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多方聯動,推動經濟協同發展。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銀輪公司面臨下游供應零部件緊缺的窘境,為破解難題,銀輪公司成立了以供應商發展部黨員為核心的供應商統籌小組,從各經營體支部抽調骨干黨員加入。同時,還設立了12個黨員幫扶小隊同步進駐聯盟內所有供應商,全面指導、幫助、規范各供應商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有序復工復產。
有了供應商統籌小組的幫助,整條供應鏈被打通了,不僅銀輪公司,供應鏈上其他企業的生產也步入正軌,經濟形勢總體向好。此外,通過黨建聯盟,傳統制造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人才和技術難題也得到了破解。去年,銀輪公司共向銀申、銀興等企業輸送高管14人,幫助聯盟新增“小升規”企業5家。
時刻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擔當放在心中。從抗擊“利奇馬”臺風,到全市“五水共治”,再到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全市廣大非公企業在困難中顯擔當,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2018年以來,為積極響應省委“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的部署,臺州市732家非公企業與613個薄弱村結對,落實結對項目695個,到位資金1.4億元,結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平均增長6.2萬余元,助推打贏“消薄”攻堅戰、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路橋紅領英才工作室/臺州市委組織部供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