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收益金在去年底就打到社保卡里了,感謝黨委政府一直記掛著我們。”5月20日,天臺縣雷峰鄉狀塘村范莊自然村低收入農戶范建強說。
“我們在縣農業農村局和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實施了這個項目。”狀塘村范莊自然村養雞持股項目相關負責人范建偉介紹,該項目村集體持股65%,低收入農戶持股35%,以雞舍出租獲取年租金作為收益,“目前我們已向本村9戶低收入農戶每戶發放了1000元收益金。”
眼下在我市,類似范建強這樣的“泥腿子”變股民的事正越來越多。根據剛出爐的《臺州市農民持股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顯示,今年各縣(市、區)都將開展農民持股計劃試點工作,結合當地優勢產業,由優質企業牽頭組建一家以上集體經濟發展聯合體,實現縣(市、區)試點工作全覆蓋;明年,實現全市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持股參與集體經濟發展聯合體全覆蓋。
“臺州是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具有獨特優勢。”市農業農村局農村合作經濟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文訓介紹,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以股權為紐帶,組建有政策支持、有優質項目、有經營優勢的集體經濟發展聯合體,探索農民持股共同富裕之路。
“家人全部入股,村里先后進行了兩次分紅,資本回報率已達40%,而且以后還會有分紅。”玉環市干江鎮上棧頭村村民吳加青說。
我市共有3023個行政村,其中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868個。按要求,這些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都將參與此項工作,占全市行政村數量的28.71%。
“我們秉持‘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縣鄉主導、村級協同,國企主導、民企協同,集體主導、農戶協同’的原則推進此項工作。”李文訓介紹,集體經濟發展聯合體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經濟主體限制、自有資源限制,由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眾籌入股組建,可實行多種聯合持股模式。
“各地應認真謀劃投資回報快、綜合效益高的產業發展項目,加強財政扶持力度,規范運行機制。”市農業農村局改革與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葛武再說,“可試行保底收益、固定分紅等方式,確保村集體和農戶(特別是低收入農戶)取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