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見“小草”,等到見面,已是一周后。她歉然道,這邊走訪,那邊幫扶,有點忙不過來。
她,人如網名,就像普普通通的小草,潛心公益,雖低調、默默無聞,但蘊涵著無盡的正能量。
起初,靦腆的她并不喜歡拋頭露面,總是悄悄做公益;慢慢地,她放下顧慮,走上了公益“前臺”;如今,她創新方法,全心投入,成長為甘為公益不怕風雨的堅強“小草”,網友在稱呼上給了她最高的褒獎——從“草姐”,再到現在的“草爺”。
這個普通的打工人,利用工余時間,13年里,參與助學、扶貧、抗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超1萬小時,先后和團隊一起籌措善款230多萬元,為近500多位家庭困難的學子送去了希望。
“小草”,真名叫陳秀鴛,是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的一名預備黨員,也是當地網絡公益組織——紅心社的一名志愿者。平時做公益,網友間習慣以網名互稱,昵稱“小草”都替代了她的真名。她說:“傳遞溫暖和希望,就是我的追求。”
起初,她像“含羞草”,做公益不想被人知道
看著手機端上喀喇昆侖衛國戍邊的英雄事跡,“小草”特別牽掛青藏高原上的戰士小俞。
小俞家境貧寒,父母雙亡。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沒幾天,“小草”團隊就給他送來8000元助學金。小俞外出學習時,她又委托異地商會的朋友,不定期送去關愛。大一剛滿,得知小俞欲去西藏當兵,“小草”多方咨詢,促成他光榮入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貧困學子也一樣。我們的愿望就是幫助他們走出貧困,改變命運,成為社會有用之材。”這些年來,“小草”悉心幫助折翼天使插上“夢翅膀”,飛向理想的彼岸。
“小草”出身農村,家境一般,自小她受到母親樂善好施的影響。起初,性格內向的她,總是躲在網絡后悄悄行善。2009年“七夕節”,伙伴們集體上街賣花募集善款。她說:“看到大家為了公益不怕難為情,我也就豁出去了。”自此一發不可止。
“小草”資助貧困學生,從來不是簡單地送助學款。對每筆捐助的善款,她用最透明的方式用到最需要的家庭中;對于每一個資助對象,她總是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溫暖對方。
一次,“小草”發現有個受資助的大學生的QQ頭像整天亮著,她便試著與對方拉家常,聯系后才知道對方的爺爺和爸爸相隔一個月都去世了。原先就缺母愛的他,受不了打擊就整天沉溺游戲派遣壓抑的情緒。“小草”細加寬慰,用心呵護,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并沒被遺忘,幾經努力,終于幫助對方走出了情感漩渦。
動態關注,定期回訪,“小草”用無私的愛溫暖了一個個家境困難的學子。有5位學子在學有所成后,也加入了公益團隊。曾受資助的小王在第一次領到工資的當天,就拿出一筆錢交給“小草”,感恩回報社會。
依靠團隊,“小草”在融入大家庭中實現公益愿望
貧寒之家,多數孩子的住所破敗不堪,且有安全隱患,他們也因此自慚形穢。2017年,給貧困孩子一個溫馨房間的構想,在“小草”心中生成。
“我們想通過改變他們的住房環境來重塑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心態更積極、更陽光,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小草”的想法很樸素,但灑滿的卻是一地陽光。
春節前夕,“小草”團隊來到小丹家家訪,小丹姐弟看到來了陳阿姨,彼此拉著手分外親熱。就在3年前,這個不幸的家庭險些再度陷入深淵。小丹的親戚說:“是‘小草’她們救了姐弟倆。”
高山移民戶小丹家在幸福花苑,原本幸福的一家,因父母雙雙離世陷入困境,姐弟倆與83歲的爺爺相依為命。禍不單行的是,2018年9月,家中失火,財物俱毀。
正讀高三的小丹被徹底擊倒,老師非常著急。最為艱難之際,“小草”和團隊幫助小丹安頓好爺爺和弟弟,并承諾幫她裝修一個新家,小丹的焦慮慢慢平復。
“小草”向有關部門申請了5000元修繕費用,但缺口很大。她依靠團隊力量,同時發動愛心人士參與。短時間內,就籌到近萬元資金,更有地磚、窗簾、油漆、棉被、煤氣灶等無償捐助的家居材料及家具。團隊的力量,幫助“小草”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她把裝修當作自家活一般,只要她看到不滿意的,她都要重新做。她還自己擔沙、攪拌、粉刷墻壁,盡可能減少支出。”團隊成員陳賢社看在眼中,深為感動。
當年春節前兩天,新房裝修竣工,現場熱淚和歡笑相和飛,大家在感動中哽噎。小丹也不負眾望,次年以610分成績考入心儀的大學。
3年多來,“小草”和團隊已先后幫助24戶家庭建起了溫暖的港灣,學子們將戰勝困難倍增的信心,化為了學業精進的動力。她說,現在我希望大家知道我在做公益,這樣有愛心的人士就會主動聯系我。“做公益靠大家,人多力量大,否則我的構想難以實現。”
“小草”成“勁草”,她總想著盡己所能多做公益
一晃,“小草”已陪伴小楊走過了10多個年頭,如今小楊已是一名大學生。放寒假前,小楊流露出到廠里打“假期工”的愿望。小姑娘勤工儉學,“小草”喜在心頭,她張羅開了。
其實,“小草”只是企業里的一名女電工,手頭資源并不多,找了多家企業,都因春節停工而受挫。她又通過朋友找到商場,終于為小楊找到了月薪4000元的心儀崗位。
事情辦成,“小草”比啥都高興。她說,純粹物質資助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鼓勵年輕人通過勞動改變命運,去爭取美好的生活。
這幾年,“小草”既做“人力中介”,又做農副產品“經紀人”,忙得不亦樂乎。他丈夫魯杰也在企業上班,平日里工作較忙。面對妻子的內疚,這個忠厚的男人卻說,我就喜歡她的熱心腸,其他我都沒意見,她就是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這個階段,“忘憂草”忙著賣菜籽油。一次,在走訪貧困生時,她偶遇了一對老年夫婦,老兩口平時靠種點油菜補貼家用,每年要榨四五百斤油。得知老人銷路不暢,“忘憂草”就客串起推銷員,包銷所有油料,一賣就是3年。
前階段,南屏鄉有個姜農因找不到買家,成批生姜面臨腐爛。“小草”幫助對接周邊縣市公益團隊中的企業家,當賣難的“瞌睡”遇到了需求的“枕頭”,不止那姜農手頭的近2噸姜脫銷,還帶動了周邊姜農的銷售。現在,供求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小草”團隊還發揮網絡力量,幫助群眾售賣紅心李、砂糖橘等,千方百計打開低收入農戶的增收渠道,增強他們的“造血”能力。
與“小草”交談,她覺得自己年復一年做的事,并無特別之處。交談間,她的電話比較多,多為公益活動的安排。她笑笑說:“自從上了公益這輛車,我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