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見底的石門水庫。 盛鷗鷗 攝
前段時間,在椒江工作的高偉軍回到老家玉環市沙門鎮濱港村,意外發現流經村口的河已經干涸。“自打我記事以來,這河從沒這么干過,看來這次旱情真的挺嚴重。”
“在我的記憶里,水庫現在的水位排得上歷史第二低。”1月24日,記者現場走訪三門縣石門水庫時,遇到了家住附近的陳選福。65歲的他告訴記者,水位最低的那次發生在約50年前,水庫最深處的水位只有一兩人高。
記者從臺州市水利局防汛防旱事務中心了解到,截至1月20日,全市水庫、河網水位普遍較低,大中型水庫蓄水量5.01億立方米,蓄水率49.2%,小型水庫蓄水率35.4%,農村飲用水工程近30%的單村水站存在分時、限供情況。
開源增量,緩解缺水危機
“白天雖然是低壓供水,但我們這邊地勢比較高,自來水其實放不出來。”三門縣浦壩港鎮小雄村村民朱女士平時用井水洗漱洗菜,等晚上來水了,她再蓄些自來水慢慢用。
據悉,浦壩港鎮的小雄、泗淋片區主要由石門水庫供水,目前該水庫已至死水位,供水形勢嚴峻。當天,記者在石門水庫看到,水庫水量大面積減少,裸露的庫底或長出了野草,或遍布裂紋。
“去年水庫水位最高時,還曾開閘泄洪。后來沒怎么下雨,水位一點點低了下來。”陳選福指著水庫邊露出的痕跡說,與蓄水最滿時相比,現在淺水區水位降了近10米。
三門縣雄泗自來水廠廠長呂繼挺告訴記者,目前石門水庫水位已至死水位以下兩米,只能通過水泵將水抽到進水口,再經沉淀池、濾池、清水池后由水泵加壓送至用戶家中。“針對當前旱情,我們采取22小時低壓供水,晚上6時至8時高壓供水,用戶可在這兩小時內蓄水。”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找到一處應急水源。”呂繼挺說的這處地下水,位于水廠10公里外的村莊附近,經測流,每小時出水量約80立方米。“原先我們要往那個村供自來水,并鋪設了輸水管道,現在受旱情影響,要通過這個管道反向將原水引到水廠。”
為讓水廠順利施工取水,這兩天,浦壩港鎮小雄辦事處主任葉洪波正忙著政策處理的事。“這處應急水源地涉及兩個村,其中一個村已經談妥了,現正和另一個村對接。”
“經全面排摸,在尋找新水源的同時,我們會補貼一部分資金幫助村民啟封舊井或打新井,對于一些特別困難村,還將采取送水上門行動,切實解決群眾生活用水需求,并向他們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葉洪波說,此外,對一些干涸的山塘水庫,將進行清淤,擴大容量,以應對下次旱情。
限水送水,滿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每隔三四天,一艘載著200噸自來水的送水船,準時停靠在玉環市干江鎮棧臺碼頭。自農村飲用水水庫沒水后,附近村莊群眾出現飲水困難。“去年11月起,我們開始用船給他們送水。”玉環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供水調度中心副主任陳偉峰告訴記者,不同于陸運方式一次只能運送三四噸水,水運方式一次最多可運600噸水。
“供水不緊張時,我們會在坎門的碼頭取水裝水,供水困難時要赴溫州樂清買水,路遠水貴。雖然運送成本高,但我們給用戶的水價不變。”陳偉峰說,這樣的送水場景,每隔三四天也在雞山碼頭上演。
陳偉峰坦言,由于樂清旱情也較嚴重,接下來可能難以繼續從那兒買水。“屆時我們要想新的辦法,從別的地方再調水來。”
自旱情發生以來,溫嶺、三門、玉環相繼發布施行限制供水的通告,暫停對游泳、洗浴、水上娛樂場所等高耗水服務業供水;禁止園林綠化、道路沖洗等市政用水采用自來水,嚴禁私自開啟消火栓及供水管道取水等違法行為,等等。
據溫嶺市應急管理局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的官方消息顯示,抗旱應急響應啟動以來,溫嶺相繼采取了分時低壓、分區輪流、隔日供水等供水調控措施,實現日均節水2.8萬噸;落實非居民用水戶累進加價制度,對高耗水服務業、洗車業、企業和用水大戶等的用水行為開展部門聯合執法,共停止市政供水游泳館13家,下達計劃限制非居民用水戶1173家;在水壓較低區域的小區、村社增設公共水龍頭123個,累計組織應急供水車進行送水104車次832噸。
“接下來,水利部門將繼續發揮好專業技術優勢,加強同氣象等部門的會商分析,及時掌握水庫、河網的蓄水動態,科學研判旱情發展形勢,并進一步研究對策措施,做好中長期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市水利局防汛防旱事務中心副主任張志勇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