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玉環市委第五、第八巡察組向沙門鎮沙門村等15個村反饋巡察情況,意味著屆期內對全市11個鄉鎮(街道)下轄的221個村(社)黨組織的政治巡察實現了全覆蓋。

市委村(社)巡察年度任務完成情況
三年來,玉環市委巡察機構堅持把發現問題作為生命線,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落腳點,累計發現各類問題1936個,移交問題線索262個,推動查處違規違紀農村黨員干部430人。其中,移送公安機關1人,黨紀政務立案80人,挽回經濟損失338.89萬元,肅清了換屆選舉環境,改善了基層政治生態,持續釋放出巡察監督的綜合效應。

村(社)巡察成果運用情況
高起點統籌謀劃,確保起好步、開好頭
以全市“固本強基”專項行動為契機,齊心協力推進村(社)巡察全覆蓋。制定《市委巡察向村(社區)黨組織延伸工作規劃》《市委巡察向村(社區)延伸三年全覆蓋路徑表》《市委巡察向村(社區)延伸年度實施方案》,編印《村(社)巡察工作手冊》,抽調成立4支市委巡察隊伍,組建11個交叉巡察組,采用1個市委巡察組統管2至3個交叉巡察組的“1+N”混合編組模式,高質量開展巡察工作。

相關規劃、方案和制度手冊
高標準部署推進,確保無死角、全覆蓋
在壓實責任上下功夫
堅持把對村(社)巡察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將村(社)巡察納入市委常委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市委書記專題會議聽取村(社)巡察綜合情況,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在方法創新上下功夫
建立村情村貌數據庫,將全市221個村(社)劃分為三類4個片區,推行分區協作巡察,每輪由1個市委巡察組包干,采取分片模塊集中巡、定點定向常規巡、突出重點聯動巡等方式對村情進行全“體檢”。其中,分區協作巡察機制在中央、省、市紀檢監察信息刊物和新聞媒體上刊發。

玉環市村情村貌數據庫
宣傳稿件錄用截圖
在科學規范上下功夫
按照市級單位巡察同等標準,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進行集中動員、集中反饋、集中整改,以村(社)為單位落實一村一動員、一村一公告、一村一反饋,優化流程、精準規范。其中,對大麥嶼岙里村巡察報告作為我省優秀村級巡察報告向中央巡視辦推薦。

一村一動員
向鄉鎮(街道)集體反饋和向村(社)單獨反饋
在做實整改上下功夫
從鄉鎮(街道)主體責任落實、村(社)直接責任落實、整改具體舉措、整改臺賬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五個維度,設置17條檢查標準,共開展18輪對101個村(社)的回訪檢查,反饋整改不到位問題175個。量化賦分結果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固本強基”專項行動和黨風廉政建設三項考核體系,并定期通報。

對村(社)巡察整改情況開展回訪檢查
高質量組織實施,確保上水平、有成效
發現一批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
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對民生類問題實行實時交辦督辦,對明顯違反規定且是被巡察村(社)能夠及時解決的突出問題實行立行立改,對涉及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候選人(自薦人)影響村(社)組織換屆選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線索實行快查快辦,巡察的相關案例也被中紀報等國家級媒體錄用,巡出了真問題、察出了震懾力。

實地走訪、談話、檢查
村社巡察工作在各級媒體宣傳報道情況
建立一批維護民利的長效機制
向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通報“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不夠合理”“村(社)巧立名目違規發放補貼、津貼、獎金”“以商務接待名義將村級集體資金用于吃喝”“村(社)老年協會資金失于監管,村級集體資金存在流失風險”等突出問題24個。相關職能部門以案為鑒,舉一反三,大力開展專項治理。如出臺《玉環市加強社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對社區財權、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予以明確;針對巡察發現村級債務風險較大的問題,出臺《關于控制化解村級債務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控債化債途徑,優化農村發展環境。

向相關部門發送巡察建議書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