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6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棟 通訊員 周游)初見吳健是在4500米的那曲高原,雖然已過五月,但凜冽的風雪仍呼嘯肆虐這塊不毛之地。
在此次援藏幫扶中,吳健作為國網浙江電力那曲幫扶工作組組長,來到西藏,掛職那曲公司副總經理。
與他交談,會給人一種儒雅、瀟灑的親切感,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老大哥”。
工作中,生活上,這位“老大哥”事無巨細地指導、幫助浙江援藏幫扶人員,成為了一線奮戰的220名同志最堅實的“后盾”。
“老人講話好做藥”的老大哥
從小在江南長大的人,看慣了綠水青山,煙雨朦朧,完全想象不出高原一馬平川的壯麗,壁立千仞的雄奇。
2018年9月,林曉鋼、陳譽升等4人小隊,在接到下個月到西藏那曲市支援雙湖縣電力建設的消息時,心中充滿期待,同時也滿是未知和好奇。
幾周后,一行人站在白雪皚皚的雙湖縣,大家裹著沖鋒衣,戴著墨鏡和帽子,臉上圍著頭巾,全副武裝,風雪再大也奈何不了他們。
高反還是不期而至,幾名成員沒多久就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反應,人在缺氧環境里變得軟綿綿提不上勁,骨子里的硬氣卻硬扛著,覺得挺過去就好了。
吳健則風風火火從外頭趕回來,提了幾個氧氣瓶送到大家手里?!案械讲皇娣臀酰瑒e不好意思,也別硬扛,不是在這些方面讓你們逞英雄的,聽老哥一句話,氧吸飽了,人有力氣了,才能干活?!?/p>
在吳健的關心和陪伴下,臺州援藏小隊的4名成員很快進入狀態,全身心投入到雙湖縣的電力援建工作上來。
“臺州有句老話,‘老人講話好做藥’。聽我的沒錯吧,我說的可都是實戰下來的‘干貨’?。 眳墙‰y掩得意。在西藏的異地他鄉,吳健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幫助臺州的隊員們度過了許多生活上的難關。
總能想到辦法的老大哥
任何看似輕而易舉的事情,一旦放到動輒幾千米海拔的高原上,難度就會成幾何倍增加。電力工作亦是如此。
雙湖縣平均海拔5200多米,是世界公認的“屋脊上的屋脊”,這里常年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空氣中氧氣含量約只有平原地區的40%。臺州團隊一上雙湖縣開工,就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雙湖縣原先靠光伏供電,看天用電,停電是常有的事情。臺州團隊的任務就是給雙湖縣接上國網電,告別“向天要電”的歷史。
可是雙湖縣原先的電力線路存在一些產權不明的遺留問題,光伏電需要替換,但是又不能一刀切,這讓臺州團隊感到棘手。為這個事情,大家請教了老大哥吳健。
“一方面我們要保留原有的光伏電力線路,一方面國網電也要通進來,要兩者并存,不妨試試這個辦法。”吳健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對雙湖縣復雜的用電網絡進行了梳理,建議臺州團隊用上閘刀設計,閘刀往這邊扳,連接的就是光伏電,往另一邊扳,就是國網電,巧妙地解決了其中的矛盾和問題。
2019年年底,雙湖縣通國網主線的最后關頭,當時的最低氣溫已經將近零下40度,凍土層硬得賽過金剛石,但是主線最后的必經之路,需要打通1米左右厚度的凍土層,常規的挖掘方式就像“毛毛雨”,對凍土層完全沒有任何的撼動。照這樣下去,2019年年底完成雙湖縣主網聯通的任務就要完不成了。
關鍵時刻,吳健一語點醒夢中人,“咱們搞幾個火盆子,圍起來烤試試?”雖然在零下數十度的極端氣候條件下,熊熊火苗也顯得有些勉強,但這個辦法卻多少發揮了一些作用。原先紋絲不動的凍土,在“火攻”和“挖鑿”的雙重作用下漸漸“服軟”,最終用了幾天時間,終于打通了最后一米。
12月24日,雙湖縣的國網電主網線終于如期完工,臺州團隊成了浙江省最先完成電力援藏任務的團隊。
有時候,技術歸技術,經驗歸經驗。而在高原上能給大家的工作提供技術和經驗上雙重指點的,也只有吳健這位“藝高人膽大”的老大哥了。
剛柔并濟的老大哥
吳健話不多,藏在眼鏡后面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總在想著顧全大局的辦法。
國網浙江電力對接西藏那曲市,包含臺州團隊在內的省里多支援藏隊伍在那曲市奮斗,那曲高原上的電力援建工作復雜且極富挑戰性,層出不窮的困難在考驗著浙江電力人。
吳健對于工作的態度一向非?!皬娪病保河欣щy必須攻克,有任務必須完成,有問題必須糾正,有經驗必須總結。
吳健最擅長的,就是幫大家發現工作上的問題,及時指出和糾正。每過一個階段,吳健就會對工作進行總結,分析當前工作問題所在,規劃下一階段的整體布局,歸納總結成功經驗,給以后的電力援藏保留珍貴的實踐經驗。
工作之外,吳健又是一個“知心大哥哥”,時刻關注著隊員們的情緒和想法。
遠離浙江的那曲市,當地的藏族同胞有很多風俗習慣和做事情的方法及態度,與內地人都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差異導致了不少“碰撞”,有時候出了很多的力,但是結果卻沒有預料的那么好,這會給隊員們帶來情緒上的消極影響,大家難免開始抱怨。
這時候,吳健總是給大家開導和打氣。“我們是來援藏的,我們是外鄉人,要學會入鄉隨俗。那曲市基礎薄弱,和我們內地差距大,我們應該多給他們幫助,找到適合這邊的工作切入口,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糾結一些文化和習俗上的差異。”
在吳健的循循善誘下,如今包含臺州團隊在內的援藏隊伍,已經很好地與當地風俗融合,和當地藏族同胞成為推心置腹的一家人。
身處異地他鄉,思鄉是人之常情,臺州團隊的4名成員,都是有家室之人,面對艱苦的條件,孤獨的夜晚,對家人的想念揮之不去。
臺州團隊的呂鑫,母親因為生病,住院4次,呂鑫因為援藏任務緊,都沒能趕回去陪伴和看望;林曉鋼的妻子身體一直不好,林曉鋼心里擔憂,但也沒有回去;馬秀林情感豐富,但卻不說出口,家里有事兒,他就埋心里,只有偶爾閃爍的淚花出賣了他假裝的堅強;陳譽升孩子才2歲大,初為人父的他就骨肉分離,在幾千里外的高原想念卻不得見……
這個情愫吳健都懂,所以工期再忙,工作再累,只要大家有需要,吳健都是支持他們回家探親的,寧可自己多駐守高原,多承擔一些工作。
可事實上,吳健一樣也有妻兒父母,兒女情長,何嘗不是日日思念親人呢?
回顧吳健,論經驗,論格局,論擔當,套用現在網絡上一句流行的話:“你大哥還是你大哥!”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