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浙報關注︱天臺?“醫三代”護士:我也想家但武漢還需要我們
2020年04月04日 來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戰“疫”日記

3月31日,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在湖北,有一批浙江醫療隊隊員堅守到最后,浙江省人民醫院天臺分院護士丁露楠就是其中一員。

媽媽和外婆都是醫生,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者是丁露楠從小的心愿。2015年,她如愿以償成為了家中的“醫三代”。不知不覺已在武漢戰“疫”40多天,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病區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病區,她一直努力踐行著白衣天使的職責和使命。

她在日記中寫道:“大部分浙江援鄂戰友凱旋,我為他們自豪,為他們高興。同時,也有些羨慕,我也想家了。但武漢還需要我們,我更愿意留下來,與武漢人民共同奮戰。”

4月3日,丁露楠圓滿完成任務,跟隨第六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

“醫三代”護士:我也想家但武漢還需要我們

浙江省人民醫院天臺分院護士丁露楠

3月31日 武漢

我叫丁露楠,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天臺分院的一名護士,也是浙江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在院長葛明華的帶領下,我和戰友們繼續戰斗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病區。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家時刻關注著“疫”線信息。得知醫院招募志愿者馳援武漢,我便毫不猶豫報了名。

當我忐忑地告訴家人時,沒想到他們雖然有些驚訝,卻都很支持。媽媽更是鼓勵我:“我的女兒很勇敢,媽媽支持你,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回來。”

是的,我的媽媽是一位醫生,我的外婆,也是一位醫生。年輕時的外婆待人耐心、膽大心細、虛心好學,被村里推薦去學習,培訓回來后成了村里的“接生婆”。而后,每當村里有媳婦要生產,她就背著木制衛生箱上門去迎接新生命。耳濡目染中,媽媽也選擇了從醫這條路,從臺州衛校畢業后,就駐扎農村,當了30余載的駐村醫師。

小時候,衛生院幾乎成了我的另一個“家”。有一年媽媽除夕值班,我們一家三口陪她在衛生院過年。年夜飯剛上桌,就聽到外面一陣急促的呼喊聲:“陳醫師,快來看看我的孩子!”媽媽丟下手里的碗筷就往樓下跑。原來是小朋友玩鞭炮不小心被炸傷了,媽媽馬上為小朋友清創包扎,對家長仔細交代……一個小時后,等她再坐回飯桌前,飯菜早涼了。媽媽總是這樣,病人的需求是她行動的第一信號。無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她總是隨叫隨到。

而我,深受外婆和媽媽的影響,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者成了我的志向。2015年,我如愿以償成為了家中的“醫三代”。

不知不覺已經在武漢戰“疫”40多天了,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病區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病區,我一直努力踐行著白衣天使的職責和使命。

一個多月來,我遇見了許多人,收獲了許多感動,也成長了許多——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爺爺,有時不吃飯或者把藥吐出來,任性得像個孩子,但當我們耐心地給他喂飯、翻身、拍背、換尿不濕時,他也不忘跟我們說謝謝。一位患者大叔接受治療的同時,還要照顧同樣患病的七旬父母,他說:“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只有把他們都好好地帶回家,我的家才叫家啊!”一位病情較重還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阿公,在我深夜查房檢查他手背上的靜脈通路時,突然緊緊地握住我的手,遲遲不肯松開,我一手回握著他,另一只手輕拍著他的肩膀,安慰他:“別怕,我們在,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一起回家。”還有接送我們上下班的公交車師傅、忙著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醫院門口執勤的民警、在院內巡邏的保安大哥、奔波忙碌著的志愿者……

在這些遇見面前,層層包裹的防護服、濕透的衣衫、滿臉的勒痕,算什么?在這些遇見面前,笨重的步伐、急促的呼吸、艱難的操作,又算得了什么?一切都不重要了,一切都那么值得!

3月31日,大部分浙江援鄂戰友凱旋,我為他們自豪,為他們高興。同時,也有些羨慕,我也想家了。但武漢還需要我們,我更愿意留下來,與武漢人民共同奮戰。

窗外,春雨還在滴答地下著,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萬物復蘇,武漢也開始漸漸恢復往日的勃勃生機。看,勝利指日可待了。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