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2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通訊員 徐平)2月27日,在距離天臺縣城50多公里的石梁鎮大同片,大貨車沿著山路蜿蜒而上,將剛從土里挖出來最鮮嫩的冬筍運出大山。村民老李拉著采購員張妙玲動容地道謝,“受疫情影響,外面的采購商進不來,我們也不方便下山進城賣,眼看著好好的冬筍要爛在山上了,幸虧你們來了。”
轉眼間,這批“滯銷”的冬筍便成了浙江華頂國際旅行社旅游銷售平臺上的暢銷貨。和國內絕大多數旅行社一樣,突如其來的疫情,將華頂國旅打了個措手不及。去年底,這家旅行社躋身全省五星級行列,新的一年,正是大顯身手之時。然而,火爆的春節旅游市場突然偃旗息鼓,壓力最大的當屬旅行社負責人陳麗娟。沒有收入,132個員工要吃飯,每天的支出不是個小數目,坐吃必定山空。
“但再怎么困難,我都沒想過要裁員。”干等著疫情結束再來談發展顯然于事無補,陳麗娟知道,遭遇重挫的旅游業需要一段時間“修復”。路在何方,如何突圍?
此前,陳麗娟關注的是旅游景區、酒店、動車車票、研學基地等業務。但這一次,她在天臺旅游行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的指導下,把目光鎖定在了臺州各縣的特色農副產品上。受餐飲行業停業的影響,“土貨”銷售面臨窘境。身為縣人大代表,陳麗娟也想為農戶排憂解難,她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契機,“賣‘土貨’既能幫助農戶去庫存,又滿足市民消費需求。我們可以發揮網絡健全的優勢,實行精準營銷,同時通過在全市各地及杭州、上海等地設立的10多個門店,提供貨物自提服務。”
陳麗娟心頭振奮,說干就干,一面搭建和優化技術平臺,一面主動出擊,與各縣市區種植大戶、養殖大戶達成協議。采購員張妙玲最忙的時候,一天要將天臺、三門、臨海、椒江跑個遍。
誠心換信心,訂單接踵而至。天臺縣北山冬筍是當地的“山珍”,往年春節時批發價都要十五六元一斤,這次旅行社拿到了優惠價,用不到10元每斤的價格讓利給平臺上的游客和市民;滯銷的仙居縣椪柑進入了旅游平臺,導游團隊一天最多賣出3000多斤;三門縣小白蝦、蟶子海鮮等也“游”進了平臺,他們打出的口號是——小海鮮離你廚房的距離就是點擊一下二維碼……手工垂面、散養烏雞綠殼蛋、紅皮蓮子、新鮮蔬菜組合等地道“土貨”,也齊刷刷地出現在了平臺上。
石梁鎮黨委書記奚尊士告訴記者,石梁鎮現有毛竹種植面積達8萬畝,鎮里想方設法幫助農戶打開銷路,華頂國旅這次跨界“突圍”,實實在在地幫助了農戶止損保收,“目前,通過旅行社銷售的冬筍已達4000多斤。”
旅游業復蘇尚需時日,但旅行社另辟蹊徑,破除難關,已然找到了“生路”。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