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幫我勸勸他吧,我說不動。”2月26日,在一線執勤的王曉軍又出現了頭暈的癥狀,一起的同事急了。
這不是王曉軍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癥狀,就在2月24日中午,他在工作中突然暈倒在地,鼻血直流。
自疫情發生后,這位臺州椒江區章安街道的干部一直奮戰在一線,連軸轉30多天沒有休息。但面對同事們的苦勸,王曉軍還是放不下心。“身體我自己會調整好的,但是防疫工作沒法放松。”

陪家人不到一天就接到加班通知
他帶上行軍床和衣服就走
王曉軍是椒江區章安街道武裝部副部長,春節前夕他忙于征兵工作,直到春節前一天才回家。除夕晚上,一家人難得團聚,大家吃著團圓飯,王曉軍也是和妻兒們承諾,要趁春節的幾天假好好陪陪他們。
就在這時,王曉軍的手機上收到一條工作信息:“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5日起取消春節休假,正常上班。”這才剛陪了家人不到一天時間,馬上又要出去加班了,面對期盼團員已久的家人,王曉軍不知道怎么開口。
妻子見他面有難色,就追問。得知緣由后說:“放心去吧,注意安全,家里有我呢。”
孩子兜兜得知爸爸又要去加班,抱著王曉軍的大腿不讓走:“爸爸騙人,剛說要陪我們玩的。”妻子抱住孩子,王曉軍才得以脫身去收拾行李。
因為是對抗疫情,中途回家會有將病毒帶回來的風險,于是王曉軍索性帶上行軍床和換洗的衣服住到了辦公室。
“照顧好自己和兜兜,我可能要很久才能回來。”在孩子嗚嗚的哭聲中,王曉軍紅著眼睛離開。
村里首位確診病人成“眾矢之的”
他第一時間站出來擋在了前面
華景村占地3.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千余人,是章安街道人口基數最大,也是武漢等高風險地域返鄉和隔離人員最多的行政村。
不久,在武漢經商歸來的村民洪某出現了癥狀,很快確診為新冠肺炎,這不僅是村子里的首例,更是整個椒江區確診的首個病例,村子頓時陷入慌張,不少村民惶恐不安的同時,將怒氣宣泄到了洪某和他家人身上,認為是洪某把危機帶給了全村人。
面對村民們的過度指責,在醫院治療的洪某無法安心,家里人更是坐立不安,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王曉軍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主動前往慰問援助,積極協調衛生防疫部門,給洪某家人帶去技術和物資方面的支持。每天有空的時候,王曉軍都會給洪某家人打電話詢問情況,耐心地勸說和安慰。

正月初六,離洪某家不遠的一位八旬老太突發高熱,村民們又緊張起來,認為洪某帶回來的病毒開始傳染了。不光村民,即便是老太的家人也因恐慌而避之不及。王曉軍親自上陣,將極度虛弱的老太從寓所樓上抬下來,送到醫院診斷治療。

事后經醫院確認,老太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不是新冠肺炎。雖然是虛驚一場,但是村民也對這個事事沖在最前面的“大膽”駐村干部很是佩服。在王曉軍的影響下,村民們逐步消除了盲目焦慮,開始積極配合干部們的工作,科學抵御疫情。

接連工作了30多天
累倒在一線的他仍選擇堅持
王曉軍之前是一名邊防戰士,在22年邊防武警生涯里,他經手辦理了各類案件400余起、抓捕犯罪嫌疑人50余員,參與了很多重大行動。沖在一線,已經是這位老兵骨子里的習慣。
“軍人的最高奉獻不是犧牲,而是勝利。”王曉軍認為,只有堅持打贏這場一線防疫硬仗,所有人的工作才有意義。為了減少出錯以及保證數據的絕對準確,王曉軍幾乎事事自己經手。
王曉軍連續吃住在村里,白天帶領人員封控值守,晚上摸排走訪隔離對象,半夜又到各個重點部位巡邏檢查,平均每天休息不足4個小時。走訪排查1000多戶后,他和隊伍共排查出經湖北返鄉人員36人,隔離人員共計47戶140人。

同時,王曉軍組織起民兵和退役軍人,積極發動他們參與到卡點封控、政策宣傳和巡邏檢查工作中來,并采用無人機偵察、流動大喇叭等輔助手段,多層面、全方位地做好防疫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進一步蔓延,成功使華景村從一級嚴防村降為二級。
2月21日,華景村輸入型新冠肺炎患者洪某病愈出院,王曉軍和同事代表街道專程來到臺州市公共衛生醫學中心迎接,回到村里,村民們也沒有再埋怨甚至是辱罵,而是抱以掌聲和祝賀。從村民的不理解和排斥,再到接納和寬容,背后是王曉軍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做的大量工作。

高強度的工作加上遠遠不夠的休息,王曉軍的體力嚴重透支,王曉軍重度鼻炎和腰肌勞損的老毛病又加重了,鼻炎厲害的時候,他呼吸困難,頭暈腦脹,他就用手揉搓揉搓鼻子,稍微舒服些,就繼續工作。
2月24日,王曉軍外面忙完,剛回到辦公室,就眼前一黑昏倒在地,等同事聞聲趕來將他扶起,發現他開始流鼻血了,好半天才止住。這些都是王曉軍身體給出的警告。而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王曉軍的眩暈癥狀還是會時不時發生。
“王部長,你就好好歇一天吧。”同事們跟他討價還價,非逼他好好睡半天覺才準他繼續工作。王曉軍嘴巴上說“好的好的”,可一轉眼,大家去他辦公室找他,行軍床上早沒了人影……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