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并。從類型看,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280、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入選文物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
值得關注的是,臺州有8處入選。
此次,有哪些臺州“家底”上榜了?一起來看看吧!
沙埠青瓷窯址
沙埠青瓷窯址,位于沙埠、高橋、院橋三鎮之間的三角地帶,于1956年底發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考證,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黃巖區沙埠鎮青瓷窯址群,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為五代越窯青瓷遺址。
從采集的標本來看,窯具有匣缽、墊餅、墊圈;器形以盤、盆、碗為主,杯、粉盒、水盤、碟、壺、瓶、罐、鼎次之。花紋圖案秀麗鮮明,劃紋為主,也有印紋。紋飾有羽毛、花卉,如鳳凰、鸚鵡、牡丹、菊花、芙蓉等二十多種。此外還有云紋、太陽紋等。
仙居林應麒功德牌坊
建于明代中期,是當朝為了表彰仙居斷橋人林應麒所建。2017年1月,這座牌坊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清大橋
金清大橋位于浙江省溫嶺市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該橋4墩5孔,橋高12米,長64米,寬4.6米,拱券結構為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面隨橋拱作階梯狀,其間各砌10道石階。橋旁有粗壯的石欄,欄板上浮雕精美的花卉圖案。望柱108根,望柱頭雕飾石獅、荷花、蓮蓬等,線條流暢。橋南北兩端有方形橋亭,石柱木枋四角攢尖頂。該橋造型獨特,保存完整,周圍歷史環境氛圍良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椒江戚繼光祠
椒江戚繼光祠位于浙江臺州椒江市東山西南,始建于明末,現存建筑為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重修。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入口處為照壁,過石壁為石橋,山門五間樓,進山門為戲臺。戲臺前有池,中間架橋。過池為看樓,五間面重檐歇山頂。
1982年9月,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又撥款整修。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海的恩澤醫局舊址
這里曾是西洋傳教士開創臺州西醫先河的地方;曾是抗戰時期臺州醫生冒死救治美國杜立特爾航空隊隊員的地方;是目前浙江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醫院古建筑;是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恩澤醫局位于臨海市古城街道文化社區望天臺43號,原臺州衛生學校宿舍區內,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英國傳教士白明登建造。恩澤醫局是西方傳教士在臨海建造的早期西式醫院的代表性建筑之一。2011年9月27日公布為“臨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月13日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醫局由三幢西式洋樓組成,北面為主樓,西側由兩架廊橋連接南面兩幢附屋,門窗風格為教堂式尖頂,占地面積917.6平方米。主樓正房八間,二層,中兩間為大門所在,頂嵌攢尖頂石質匾額,鐫刻“恩澤醫局”四字,前側三面環通廊,二樓設木欄桿。西南兩廊橋之間為三間木閣樓,西南角為教堂式磚木樓。西南樓三間、二層,三角梁架、十一檁,屋內有羅馬式灰塑,廊與欄同主樓。
恩澤醫局與杭州廣濟醫院、寧波仁澤醫院同系圣公會浙江教區所屬三所姐妹醫院,也是目前僅存的一座。包含了東西文化交流及中西建筑融合的歷史價值,為臨海近代具有代表性與醫學文化研究的醫療建筑。
一江山島戰役遺址
一江山島距臺州椒江城區30千米,面積1.24平方千米。盡管發生過戰爭,但是島上的軍事設施戰后原狀保存,人為破壞極少。一江山島戰役遺址,由戰役史料館、冥想廳、影視館等組成的游客接待中心和東昌村軍旅體驗區、203高地靜思臺等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2018年8月18日正式通航。
江廈潮汐電站
江廈潮汐電站是中國第一座雙向潮汐電站。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樂清灣北端江廈港。1980年5月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電站設計安裝6臺500千瓦雙向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000千瓦,可晝夜發電14~15小時,每年可向電網提供1000多萬千瓦時電能。樂清灣最大潮差8.39米,平均潮差5.08米。江廈港為封閉式海港,港口筑高15.5米的粘土心墻堆石壩 ,形成一座港灣水庫,總庫容490萬立方米,發電有效庫容270萬立方米。
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巾山塔群
巾山塔群,原指千佛塔、巾山東大塔、南山殿塔。2005年3月16日公布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千佛塔升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僅留巾山東塔與南山殿塔。巾山東大塔坐落在巾山東峰,南山殿塔坐落在巾山西南坡南山殿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