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傅靜之)剛剛過去的暑假,當一批批游客涌入天臺山游客中心大廳時,都會被那里的“天臺全域旅游沙盤圖”吸引住。這塊面積達100平方米的沙盤圖,擺放在加厚透明玻璃地磚下的凹槽里,不僅全面展示天臺全域山水城鄉“大花園”般的秀美風景,而且能感受到天臺人發展旅游業的激情和執著。
沙盤圖是“展示窗”,更是“導航圖”。近年來,天臺縣委、縣政府以“兩山”理念為引領,確立“名縣美城”戰略目標,奔著“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的目標,不僅成功創下天臺山國家5A級景區,更讓這里成為“詩和遠方”的代言人。
全域顏值彰顯名縣美城氣質
從千年古剎國清寺到天下奇觀石梁飛瀑,從旅游休閑避暑勝地華頂國家森林公園到人間仙境瓊臺仙谷,天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集納美景與生態的大寶箱。今年以來,當地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著力推進“一心兩區三鎮”建設,全面提升旅游休閑集聚區,打造和合小鎮、寒山小鎮、云端唐詩小鎮等三大特色小鎮;以“不容許有一點瑕疵”的標準,打好美麗城市、美麗小鎮、美麗鄉村、美麗庭院、美麗公路“五美”聯動組合拳,推進景城共融、景村一體、文旅互動,讓城鄉處處是景、步步如畫、入眼即詩。
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中,天臺提前一年完成任務,并連續兩年獲評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優秀縣,成功創建省無違建縣。從“五水共治”到舊城改造,天臺歷時5年在老城區復還“赭溪云碓”景觀,著力打造唐風宋韻的歷史文化街區,將“景在城中生,人在畫中游”的場景在城區內變成現實;歷經“三改一拆”和多次整治、改造,將始豐湖濕地公園打造成當地的“城市客廳”,形成百里河道生態廊、百里和合唐詩廊和百里沿溪休憩帶的壯觀規模。
明年4月,日本星野品牌酒店試運營;明年10月,四季冰雪樂園有望開門迎客;石梁唐詩研學營地引領學生感受唐詩智慧,唐詩主題公園處處散發唐詩韻味,天臺山和合小鎮中的和合人間文化園、歸宗禪谷等項目相繼嶄露頭角……這些重大項目的落地和推進,都將進一步打響“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的品牌與聲望。
文旅融合賦能全域旅游升級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1000多年前,詩仙李白在這里留下的詩句,為天臺注入歷久彌新的詩意和文化底蘊。當地以大項目為抓手,積極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樣板地。
主題文化景區走不完、看不夠。深挖寒山子文化,投資5億元建設寒山古城項目;圍繞濟公出生地,高質量改造赤城山景區,開建濟公文化園;以重現“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的天臺山大瀑布宏偉盛景和仙道文化的深度體驗游,也將于年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主題文化民宿賞不完、住不夠。當地充分挖掘養生文化資源,打造“十大山居”品牌民宿,開創民宿3.0時代。已建成寒山隱逸主題的“寒山隱院”、禪意主題的“舍不得”、養心發呆主題的“風來半山”等高端民宿,都嘗試跳脫傳統民俗的概念,轉而向“文宿”轉化。天臺還在全省首創民宿許可備案制度,率先設定行業準入標準,從根子上解決了民宿行業“有照無證”的尷尬境地。
主題文化博物館研不完、學不夠。博物館是天臺打造研學之旅的一張金名片,當地正在策劃和合文化博物館、唐詩之路博物館等內容展示;其中,和合人間文化園內的上千件藏品,可為所到訪的游客帶去一趟難忘的“和合之旅”。
一個個特色村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游不完,玩不夠。把康養文化全面植入到村內景觀的塔后村,主打“古韻”品牌的張思村,定位體育休閑主題的安科村,依托宋窯遺址資源、側重陶藝體驗的黃家塘村,深挖唐詩文化元素的集云村,自然景觀與休閑游渾然一體的后岸村……都成為游客爬完天臺山、游完國清寺后爭相打卡的“網紅勝地”。
◆景區惠民共享全域旅游紅利
自2017年5月19日起,天臺山5A級旅游景區國清景區實行免票開放。一年之后,當地免費開放的景區增加到了12個。
由于國清景區是絕大多數游客的必到之處,免收門票后,游客更愿意多跑幾個景區,行程相對也就延長。景區票務中心特別推出了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套票,不但把全縣的景區進行合理整合,還解決了交通問題,從以前的“分散景點游”升級為“系統路線游”。
兩年來,天臺用這一張免掉的門票,以“景區惠民”的模式撬動了全域旅游的升級模式,助推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