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9月15日,“藝魂”——吳岳 孫亮 椒二職大型玻璃作品聯展在臺州市博物館舉辦,以紀念中華民族建立不朽功勛的革命前輩。
玻璃藝術,從古老的春秋戰國時代走到今天,歷史的長河賦予它永恒。
以砂輪作筆,用玻璃作畫,是最具有特色的民間工藝之一。
玻璃藝術吳子熊和他的玻璃藝術館
作為臺州人,大家肯定對吳子熊玻璃藝術館不陌生。
1942年出生的吳子熊,15歲時,便進入海門玻璃廠做學徒工,成為該廠第一代玻璃雕刻工人。
改革初期,椒江下海經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信息不斷傳來,吳子熊也有了想法。此后,吳子熊離開了海門玻璃廠,選擇自主創業。
1988年6月,吳子熊帶領8名員工,成立我國第一家工藝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國營企業——吳子熊玻璃藝術實業公司。
隨著實行改革開放,吳子熊的玻雕藝術也逐漸走向了世界。他曾受邀到世界30多個國家考察、訪問、獻藝展覽。80年代初,吳子熊的玻雕作品曾三赴美國、四渡日本,并被譽為“天下一絕”、“東方奇葩”。
1998年8月,坐落于椒江區星明路的吳子熊玻璃藝術館正式開館。同時,該館被市區兩級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所看到的新館于2004年5月22日落成,游客不光可以近距離欣賞到中外美麗非凡的玻璃及水晶藝術品,更可以參與互動,實踐自行操作學習玻璃雕刻。
開館至今,累計接待中外嘉賓及各類游客近七十余萬人次,被譽為臺州的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玻璃藝術薪火相傳
如今,坐在砂輪前表演玻璃藝術的雕刻家也從吳子熊、吳剛變成了第三代傳承人吳岳和孫亮。
1996年出生的吳岳,從小喜歡繪畫,接觸玻雕的時間更早,7歲就跟隨爺爺與父親學習玻雕技術,曾榮獲浙江省優秀少先隊員及四星雛鷹,更是在眾多展覽活動中頻頻露臉,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日用玻璃協會最小會員。
他的參賽作品曾多次獲獎,曾到過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表演,深受歡迎。
目前留學法國的吳岳,每逢假期,總將國外研習所得的藝術理念帶回來,并且融入傳統玻雕藝術。
2017年,吳岳在吳子熊玻璃藝術館內成立了新岳工作室。
孫亮從事玻璃雕刻藝術已逾 14 年,作品多次在各類展覽中獲獎,發表論文多篇。是浙江省“非遺”文化玻璃雕刻第三代傳承人。
擔任椒江二職 “高師帶徒,大師進校園”項目的理論教學和實踐老師,已培養出 70 多名喜愛藝術的學員,多次被各大媒體報道,獲得社會一致好評。
如果說吳岳的玻雕技藝來自于家族的耳濡目染,那么孫亮與玻雕的緣分則是少年時期透過窗戶向刻花車間的“驚鴻一瞥”。
十多年來,孫亮經常參與藝術館大型玻璃雕刻的制作、創新和研發,多次為玻璃雕刻藝術解決高難度的難題,其作品也是多次獲獎,如水晶肖像雕刻《魯迅》,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銅獎”。
吳子熊玻璃藝術館是浙江省非遺傳承基地,一直肩負著“普及推廣工匠精神”責任。
近年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非遺人才培養,館長吳剛和孫亮老師先后赴椒江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等,
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本次的展品也是由椒二職的工藝美術(玻雕方向)班學生一起參與制作的。
展覽期間,每逢周六、周日全天(9月1日、9月7日、9月8日、9月14日、9月15日9:00——16:00)在博物館一樓大廳都有30個免費體驗名額,屆時會有吳子熊玻璃藝術館的玻雕師們為參加的觀眾現場教學。
部分展覽作品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