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8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棟 藍震)做夢也沒有想過,每天為他人疾苦奔波的自己,在這次“利奇馬”的襲擊之下,竟然成了朋友圈被關注的“受災群眾”。
“利奇馬”的可怕并不在于它登陸時候的摧枯拉朽,更是它經過后帶來的“后遺癥”。因為臺風的登陸地位于臺州的溫嶺市,那幾天,我一直以溫嶺為家,在大風大雨中記錄“利奇馬”的蹤跡,追逐救援者的身影。
在臺風登陸地溫嶺報道的記者
接到了臨海老家被淹父母被困的消息
直到8月10日下午,媽媽打電話給我。那個電話我無法想象有多難打,我當時正在臺風登陸地溫嶺城南鎮走訪現場群眾,現場幾乎都是沒信號狀態,我媽媽就是揪著有信號的瞬間打過來的。
電話里她就說了兩句話。一句是“你電話一直打不通,媽媽好擔心”;第二句話是“家樓下的積水越來越高了,可能要淹掉了”。怕耽誤我工作,媽媽很快掛了電話。
我了解媽媽,一般我在外頭工作的時候,不是重要的事情,她不會給我打電話的。我開始擔心起來。
從城南鎮走出來,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6點多了,手機終于有了信號,我這才看到,老家臨海市已經是一片汪洋,我萬萬沒料到,我在前線與“利奇馬”抗爭,它卻來了個“回馬槍”,對我老家下手了。幾大洪峰交匯,臨海古城最后一道防線被洪水沖破,整座城池被平均深度達1.5米的洪水圍困,而且積水上漲的趨勢還沒停止。
那時的微信朋友圈,全是老鄉和好友們“求救”的內容,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哽咽著給家里打電話,確認家里每一位成員都是安全的——這種“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覺真的很糟糕,我在其他地方奔忙,家人落入險境卻渾然不知。我忍不住自責起來。
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忍不住落了淚,這真是當兒子的不孝啊。媽媽卻安慰起我來,“傻孩子,都這么大人了還哭,爸媽這邊都處理好了,不用擔心,你在那邊安心工作,注意安全?!?/p>
哪里能安心得了,我抓緊把手頭的稿件寫完,已是晚上11點多了,當時同事藍震和我商量,他能找到車載我們回臨海。當時已經累得躺在床上的我彈了起來。“那趕緊走!”
送滯留的路人和親人團聚后
我們放棄了使用沖鋒艇
車子在高速上開了一個多小時,在臨海北下了車,結果發現不遠處已經設置了關卡,一眼望去,仿佛置身海邊,目之所及全是水。我們從邊上小道往里繞,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都在往這邊匯聚。
一輛載著15艘沖鋒艇的小貨車在車隊中穿梭,負責運貨的工作人員透露,這是碧桂園浙東區域總裁林恭博買了叫人送來的,林恭博老家也是臨海人,看到當地急需沖鋒艇投入救援,于是自掏腰包買了15艘送來。
車子開到臨海張洋路這里,臨海城區已是漆黑一片,全城斷電了。而我們腳下,依舊是一片汪洋。車子是不可能進去的,當時已經是11日凌晨1點,我和同事下來查看情況,結果偶遇了站在路旁發呆的羅師傅。羅師傅告訴我們,自己家就在進去不到半公里的位置,但是積水一直不退,他根本無法進入,已經在這邊守了十多個小時了?!拔依掀藕⒆舆€有其他親戚都在里頭,水漲得這么高,也不知道他們安不安全,我手機又沒電沒信號,無法聯系到他們。”羅師傅急得眼眶發紅。
“幫幫他吧!”藍震提議。我們試著幫老實巴交的羅師傅去跟現場的救援人員求助。在說明了情況后,來自麗水青田的救援人員答應動用一艘沖鋒艇將羅師傅送去和家人團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把羅師傅送回了家,好在家人都平安,在場所有人松了一口氣。
當時的我們都很想進入市區一看究竟,尤其是我,特別擔心家里的狀況,巴不得馬上飛回家里去。原先想聯系救援隊幫忙把我們送進去,但是考慮再三,還是沒有開這個口。畢竟沖鋒艇數量有限,要被用來救助被洪水圍困的人,十萬火急的事情,我不能在此時占用這么寶貴的資源。
急歸急,我還是決定就在車里熬一宿,等天亮了再作打算。
連夜奮戰的救援人員街頭酣睡
不少市民給他們送來自家的食品
時睡時醒,約莫到了早晨5點左右,天開始亮了。走到前面一看,心不禁沉了一下,水位似乎依然沒有任何下降的跡象。
救援人員依然在沖鋒陷陣,就在這時,一位大姐提了一袋吃的東西朝救援人員走了過來,里面有糕點,也有熱好的牛奶。
藍震眼疾手快,舉起手機就要拍下這一幕,結果大姐比我們反應更快,直接伸手制止了我們?!斑@個是我們市民應該做的,謝謝這些從外面趕來的救援人員幫助我們。”說完她飛也似地跑開了。
上午8點多,積水終于有點回落的跡象。我已經等不住了,決定嘗試往家的方向走。當時我所在的位置離我家直線距離還有4公里左右。
我想,不管花幾小時,我都要走回到家里。
執勤的警察告訴我,走大路是肯定走不通的,只能繞小路。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沿著從沒走過的小道往里試探著走。
一路上,我時不時看到一些救援車輛停在路邊,車子上面鋪滿了救援人員濕漉漉的衣服和鞋襪,車內,幾名疲憊的救援人員已經倒頭睡著了。
在繞到銀泰城附近的時候,一對父子正捧了一籮筐粽子,一個個送到忙碌的救援人員手中?!斑@是我們自家做的粽子,吃粽子比較扛餓,你們先歇會兒,吃幾個粽子吧。”
這樣讓人感動的畫面時不時出現,我的手機卻總來不及拍下這短暫溫馨的瞬間,實在有些可惜。
積水深到大腿根部
差點在面目全非的城區迷路
盡管積水在退,但是主城區的積水量仍舊大得嚇人,我繞道銀泰城后面的時候,就發現積水已經快要齊腰了。這樣過去不行,我當時身上背著包,兜里還有手機等電子設備,要是進了水可吃不消。
住在附近的一位熱心老伯見我犯難,馬上過來給我支招,“你跟我來,我們從邊上山路繞過去,可以躲過附近一帶水位很高的路段?!痹诶喜膸ьI和指點下,我開始從山腳沿著泥濘的小路往前挪著,前前后后加起來大概1公里左右的山路,我卻踉踉蹌蹌走了近1小時,這就繞到了遠洲路。
這條路上積水很少,部分路面已經重見天日,不費多少腳力就走了過去??僧斘乙粋€左轉繼續往中心地帶走的時候,頓時懵了:眼前一片黃泥漿一樣的積水望不到邊。更讓我有些不知所措的是,經過臺風,暴雨以及洪水的洗禮,這幾條我再熟悉不過的主路,竟然看上去很陌生,甚至一些路口都認不出來了。
我一邊仔細分辨相對明顯的標志性建筑,一邊開始摸索著往前挪動。腳一踩入黃泥漿一樣的積水,水上漂浮的大量垃圾,就瘋狂往我腿上粘過來。這些以前經常走的路,在齊大腿根的積水下,已經完全看不清路況了,每走一步,都必須拿棍子探一探路,用腳摸索一下,確定腳下是安全的,這才敢邁開第二步。
街上人很少,偶爾有幾艘沖鋒艇經過,上面載著一些老人和小孩,匆匆忙忙,但還是能夠看得到老人和孩子臉上劫后重生的笑容。
原本半個多小時就可以走完的回家之路,在步履維艱中走了2個多小時,這才到了小區門口。當時得知附近還有救援行動在執行,“多管閑事”的我又忍不住去采訪了,一直忙到午后近2點,我才總算回到了家。
在家等候的父母已經為我準備好午飯。“安全回來就好,快洗把臉吃飯!”說著把已經擰好的毛巾塞到我手里。
縱使平日父母再多嘮叨,自己甚至會因此害怕回家,但歷經大災大難時,那種無法掩飾的似箭歸心讓我明白,家,始終是最溫暖的歸宿,是疲倦心靈的最好港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