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楊加華,三門縣亭旁鎮人民調解員,浙江省勞模、省優秀調解能手,臺州市百佳優秀駐村干部、市人大代表,三門縣優秀共產黨員。
多年來,他憑著過硬的工作能力、踏實的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的工作態度,成了全鎮上下公認的“駐村好把手”和“金牌調解員”。他不僅將所駐的兩個“落后村”變成了“先進村”,還成功調解了2000多件民間糾紛,僅調解卷宗就寫了100多萬字。
“理清法理,抒清情理,講明道理”
“我現在兩邊跑。”采訪一開始,楊加華先解釋了一下為啥約定采訪時間的原因。今年1月份,鎮里安排他擔任三門亭海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具體協調養殖塘相關事宜。
三門縣亭旁鎮群眾有句口頭禪:“有事找加華”。
這位加華,全名叫楊加華,是該鎮一名專職調解員。忙碌,是楊加華工作的一個主基調。
“昨天我們冒雨調解了一起鄰里土地糾紛,事情已得到了圓滿解決。”4月26日,在三門縣亭旁鎮政府楊加華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這位“金牌調解員”。
“冤家宜解不宜結。調解是我喜歡的工作,我們多解決一起矛盾糾紛,政府就少一些誤解,老百姓就多一份理解,社會就多一份和諧。”楊加華說。
從2008年擔任亭旁鎮專職調解員至今,楊加華成功調解各類糾紛2000多起,妥善處理上訪案件400余件。
在這背后,是緣于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起青蟹養殖塘投標事件。
去年下半年,當地部分養殖戶投標投出了天價標,但中標后又不按時付款,導致定金被依法沒收。為此,一些養殖戶多次到縣政府、市政府上訪。鎮里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楊加華。
老楊多方奔走協調后,如今已讓97口養殖塘轉包到位,期間沒發生大的糾紛事件。
“做好調解工作首要的是理清法理,抒清情理,講明道理。”楊加華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08年,亭旁鎮領導的一通電話,讓原本在杭州經商的楊加華放棄了年收入上百萬元的生意,回到家鄉干起了只有2000多元月工資的“臨時工”,做鎮里專職調解員。
在楊加華經歷的眾多糾紛調解中,一起欠薪事件讓他記憶猶新。
去年8月下旬,亭旁輪窯廠50多名外來工人到鎮政府集體討薪,情緒很激動。楊加華接待了他們,并在第一時間了解清楚相關情況。企業主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輪窯廠資金鏈斷裂,唯一解決的希望是廠里還有300萬塊滯銷的磚頭。
老楊與企業主商定磚塊價格后,通過多種渠道幫助銷售了160萬塊磚頭,及時化解了這起欠薪糾紛。
如今,有人開起了老楊的玩笑。“你調解太厲害了,企業主都不敢欠薪了。”
“能有機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群眾認可,這是最幸福的事。”楊加華說。
“站在雙方立場公平公正公開調處”
2009年發生的一起“狗咬雞”無頭案,是老楊接手的一起比較典型
的糾紛。
2009年10月28日,亭旁鎮亭溪小區村民何某發現,自家養雞場30多只雞被咬死了。何某找到梅某,要為死去的雞“討”個說法,但梅某一口否認,拒絕賠償。
雞沒法指認“兇手”,狗也無法“自辯”,而除了何某外,沒有任何一個目擊者。更讓人糾結的是,亭溪小區里居民們總共養了10多只狗,這讓百余個看熱鬧的村民都覺得離奇,有人當場打賭,這肯定會成為一起“破不了的案”。
“他們雙方都找我評理,我了解情況后,說實在剛開始也犯難。”老楊琢磨了一陣,當著眾人的面,提出了解決辦法:當場把狗打死,看看狗的胃里有無雞毛或雞肉。如有,何某不賠償狗的損失,梅某則要賠償何某雞的損失;反之,何某賠償梅某狗的損失。
辦法一說出來,梅某馬上表示
愿意接受和解,為養雞場損失買單。
“調解工作就是要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群眾家里,真誠聆聽、換位思考,站在雙方立場公平公正公開調處。”楊加華說。
2010年,由于甬臺溫鐵路火車站建設需要,亭旁壩頭村十戶村民被重新安置。按照農村習俗,鄰里建房需等樣齊高。可讓王某某沒想到的是,鄰居王某家的房子屋頂建的比其他家高出了80厘米。在王某某和其他村民看來,王某是仗著家族興旺,要“高人一等”。
這導致了兩家持續對抗了三年,期間還多次到省、市上訪。楊加華接手后,采用了“釜底抽薪”的辦法,鎮里組織人員將王某家高出的80厘米屋頂拆除,也讓王某某對自家違建進行了拆除。至此,一起糾纏了三年的糾紛,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只要持著熱心、本著公心、懷著責任心,再難的糾紛都能化解。”楊加華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