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仙居縣橫溪鎮垟莊村鄉賢吳建軍早早地起來到直播農場為地里的青菜鋤草。同時,家住仙居縣城的張子怡小朋友在上學前通過直播看到吳建軍鋤草的全過程。
今年,橫溪鎮垟莊村通過鄉賢牽線搭橋,結合自媒體技術,創新打造“直播農場”,將村集體土地分片區無償分給困難戶種植,結對城市家庭,為農村土地與城市兒童架起“直通車”。更有一些在外鄉賢也踴躍參與到結對中,表示想通過“直播農場”聽鄉音,觀鄉景,嘗到家鄉的味道。
橫溪鎮垟莊村“直播農場”便是仙居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仙居在全省率先啟動鄉賢統戰工作,率先探索鄉賢統戰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服務體系和作用發揮體系。目前,該縣20個鄉鎮(街道)均已建立鄉賢聯誼會,并分別成立了126支鄉賢助推鄉村振興“人才回村、產業旺村、生態美村、文化育村、善治安村、公益助村”6大行動服務隊,匯聚鄉賢3650多名。
鄉賢反哺帶動村民致富
走進埠頭鎮,看到一排排的古民居氣勢恢宏,還有仿古的游客服務中心和修舊如舊的水韻記憶廣場,經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里處處煥發著生機。
“去年,我和留聯會的鄉賢們探討,希望借助他們的資源優勢,幫助村民致富。”在該鎮宣傳委員張韜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一幢木頭與青磚建成的古宅,“這是我們的鄉賢館,也是‘鄉村振興’項目孵化基地辦公場所。”張韜表示,這一年多來,埠頭鎮的鄉賢大力助推鄉村振興,尤其在鄉村產業品牌化建設中功不可沒。
該鎮大莊村80后鄉賢王國棟看準了家鄉的發展潛力,積極回鄉創業,將所有民宿打造成一個品牌,協助村集體成立旅游公司,規范融動整個區域業態產業的整體發展。這幾年,在他的努力下,村民收入大大增加,走出了一條持續有效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白塔千年古村落高遷村,鄉賢致力于古村落保護,當地歷史風貌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鄉賢應金偉回到白塔投資12億元,建設文化與旅游綜合體。
近年來,仙居全力發揮鄉賢的獨特作用,先后開展了六個“率先”行動,即率先啟動鄉賢工作,率先系統化開展鄉賢工作,率先以縣委名義出臺3個鄉賢工作文件,率先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鄉賢工作領導小組,率先實現鄉鎮(街道)鄉賢聯誼會全覆蓋,率先組織開展鄉賢助推鄉村振興六大專項行動。截至目前,該縣鄉賢共對接項目120多個,反哺資金60多億元。
群賢共治促進和諧發展
“各位村民請聽牢,燒飯結束勤快點,防火工作頂重要……”4月16日晚7點,順口溜伴著快板的敲打聲準時在雙廟鄉的街頭響起,80歲的老黨員應明德正在走街串巷宣講防火防盜知識。
應明德是雙廟鄉的一名鄉賢講師,多年來一直堅持農村宣傳工作。一提起他,鄉民們總是忍不住稱贊。王洪福是雙廟上料村的老黨員,識字不多的他正是通過應明德的宣講,及時學習了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
像應明德這樣的鄉賢講師,仙居還有不少,他們組成了一支支宣講團,打著快板、敲著腰鼓,走遍鄉村和街道,向當地群眾宣講黨的政策方針和中心工作。
一支筆,一本記錄本,這是應西川的日常標配。身為仙居縣大戰鄉鄉
賢聯誼會巡查調解組長的他,每天東奔西跑,兜里電話響個不停。小到雞毛蒜皮的鄰里糾紛,大到針鋒相對的陳年積案,這兩年應西川經手過的糾紛矛盾少說也有百來起。
應西川僅是仙居鄉賢巡調組的普通一員,在仙居,有事就找鄉賢巡
調組已成為村民最常說的一句話。2016年以來,大戰鄉跳出傳統調解模式,大膽整合鄉賢資源,組建鄉賢巡調組,成立親情調解室,實行輪班坐崗制度,充分發揮他們信息來源廣、到達現場快、糾紛情況熟、調處方法多等特點,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
中心工作中“抓早、抓小、抓苗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找到了化解矛盾糾紛的“金鑰匙”。
近年來,仙居組織鄉賢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幫助調處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目前,該縣鄉賢參與公益事業600多項,建言獻策1200多條,為全省乃至全國鄉賢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仙居經驗”。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