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4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夏逸凡)4月26日上午,臺州市人力社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臺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調整情況。
為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今天,臺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臺州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通知》。2019年5月1日起,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155元調整為180元,即每人每月增加25元。
據悉,這次調整是2010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來第6次提高基礎養老金,也是2017年以來,連續第三年調整。這次調整可以讓全市67萬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待遇人員,每月增加25元養老金,每年能增加300元收入。
2010年,臺州市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當地稱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時,已將一、二級殘疾人(即重度殘疾人)的個人繳費列為政府補助的范圍。
制度實施以后,部分縣(市、區)陸續解決了三、四級殘疾人的個人繳費補助問題。但是,就全市來說,存在保障范圍沒有全覆蓋,補助方式、經費渠道不一樣,殘疾人未達到應保盡保的情況。
2019年4月9日,臺州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市殘聯聯合下發了《關于明確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補貼的通知》(臺人社發〔2019〕32號),將所有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臺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其個人繳費由財政按當地第一檔次繳費標準給予全額補貼。全市將有4萬多三、四級殘疾人將受益,并為進一步推進困難人員應保盡保打下了基礎。
【浙江新聞+】
養老保險怎么才能多領?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繳費年限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由市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確定標準并適時調整。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計發系數與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系數相同)。
繳費年限養老金月計發標準根據長繳多得的原則,按繳費年限分段累加計發:繳費5年以下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按1元/年計發;繳費6年以上、10年以下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從第6年起按2元/年計發;繳費年限11年以上、15年以下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從第11年起按3元/年計發;繳費年限16年以上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從第16年起按5元/年。
參保人員想讓自已的養老金多一點,一是選擇較高的繳費檔次,每年多繳一些,繳得多財政補貼也多;二是多繳幾年,符合參保條件的都應當去繳費,繳費年限長了養老金也多。
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要符合哪些條件?
具有臺州市戶籍,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未享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離休、退休、退職待遇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參保人員,可以按月領取養老待遇。
關于累計繳費滿15年,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不同年齡段的人員規定有些不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人員(即1949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人員),不用繳費就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他們的養老金一般來說就是基礎養老金部分。1950年1月1日至1964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人員,應從2010年開始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得超過15年。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員,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才能按規定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礎養老金調整后,其他待遇有什么變化?
按規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一次性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喪葬補助費標準為參保人死亡當月當地基礎養老金標準的20個月。所以,基礎養老金提高后,喪葬補助費也會相應增加。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