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第三屆中國縣域綠色發展仙居論壇召開發布會,發布了《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仙居樣本報告》、《生態文明新時代縣域發展新模式的探索——仙居縣綠色發展的經驗、啟示與建議》、《仙居“三綠”鄉村治理模式的經驗與啟示》,詳細解讀了仙居綠色發展的成功奧秘。
近年來,仙居縣圍繞“綠色發展、科學跨越”總目標,發展綠色經濟,振興鄉村建設,取得了突破式的進展,率先探索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生命陽光的鄉村振興新道路。就在近日被評為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
”報告在整理近三年間媒體有關仙居縣的報道基礎上,通過詞頻分析,試圖從文字應用的角度去還原仙居縣鄉村改革與綠色振興的著力點。”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學剛在發布《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仙居樣本報告》時說。
報告指出,“綠色”、“生態”是近年來仙居縣發展的主基調,在此基礎上,仙居縣發揮本地的農業特色,通過將農業與“互聯網+”相結合,形成“楊梅經濟”現象,并帶動了相關“農家樂”“民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鄉村的環境建設也是近年來仙居縣發展的重要區塊,在“綠樹青山”理念的指導下,仙居縣集中力量改變農業污染、工業污染、環境污染等造成生態破壞的污染源頭,同時發力第一、第二產業的轉型,使工農結構更“輕”,鄉村發展更“綠”。
此外,在《仙居“三綠”鄉村治理模式的經驗與啟示》的發布,明確指出先后獲得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多項國家級稱號的仙居,能有此傲人成績,離不開其綠色化發展的成功實踐。
仙居淡竹鄉下葉村
而在各類的綠色模式探索中,“三綠”鄉村治理模式是最大的亮點。“通過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的探索,以及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仙居在鄉村治理創新上也已形成綠色公約、綠色貨幣和綠色調解三大運行機制,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廣的’三綠’鄉村治理的制度規范。”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何顯明認為,在一定意義上,“三綠”鄉村治理模式正是綠色化發展實踐從推進經濟發展模式綠色化轉型,向城鄉生活方式、公共政策體系以及鄉村治理模式綠色化轉型拓展的自然產物,有著深刻的內生邏輯。
↓↓↓↓↓↓
持續深化的綠色化發展探索,打通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之道,其產生的實實在在的共建共享效應,極大地增強了城鄉居民對綠色化發展的認同感,為“三綠”鄉村治理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廣泛的民意基礎。截至目前,在全面推進綠色化發展的進程中,仙居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進入了全民綠色致富的快車道,形成了發展方式轉型與思想觀念轉型的良性循環。
在深化綠色化發展實踐的探索過程中仙居在全國率先開展學校、家庭、企業、醫院、鄉村、鄉鎮、景區、賓館飯店等十大層面綠色創建,形成了廣泛的綠色生活推廣機制,使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在全縣日益深入人心,為“三綠”鄉村治理模式探索奠定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綠色創建,有效地推動了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做足綠色化這篇大文章,探索綠色化改革發展的運行機制、服務規范、運作載體等在仙居蔚然成風。仙居堅持用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等政策組合拳,全面開展“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山”五大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空氣質量(PM2.5)監測系統全覆蓋;交通部門開通定點、定線、定時綠色公交專線;以“人畜分離”、“垃圾分類”為突破口,實現農村環境的大轉變等等。
綠色化發展試點中不斷健全和完善的綠色化發展政策體系,為“三綠”鄉村治理模式探索提供了廣泛的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了《綠色項目引導目錄》、《綠色項目審批和要素保障政策》、《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綠色招商制度》、《仙居縣生態文明旅游村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等20 余項推動綠色化發展改革的“政策清單”。
仙居在綠色協同治理機制方面的系列探索,為“三綠”鄉村治理模式探索提供了直接的經驗和思路啟示。仙居發動企業、學校、機關、社團等各級組織參與綠色創建,動員全縣200個義工組織和1.5萬名志愿者,全程參與綠色活動和綠色宣傳,將綠色行政、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參與、綠色宣傳和綠色智慧有效結合,形成完整的綠色協同治理體系。
現場,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授予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仙居縣委書記林虹發表講話,仙居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鄭旭東主持。
金秋十月,括蒼山下,永安溪畔,綠意正濃。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屆中國縣域綠色發展論壇在仙居縣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為“綠色發展 鄉村振興”,來自全國各地政、產、學、研等領域的綠色先鋒及國內外專家學者云集仙居,通過主題演講、專題論壇、現場考察等形式,重點討論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綠色村居建設,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有針對性的理論與實踐建議。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