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9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佳琦)近日,路橋41株古樹名木進行身份登記,掛上了“二代身份證”,這是繼2008年首次掛牌后,路橋第二次開展古樹名木掛牌保護。
一般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即為古樹,而那些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則稱為名木。在螺洋街道雙廟村雙福廟旁,記者看到,路橋樹齡、胸徑最大的兩棵古樟樹掛上了身份證,上面標注樹齡、編號及“二維碼”。“通過掛牌可以讓大家知道樹的種類、年齡、保護區域,掃描二維碼還能訪問數據庫查詢基本信息。”路橋農林局林特總站工作人員說。
由于難以實現全天候監管,路橋現有古樹名木遭到了不少破壞。“加大對‘活文物’保護力度,效仿‘河長制’,我們建立了區、鎮(街道)及部門、村(社區)三級‘樹長制’。”工作人員介紹,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聘任鄉賢擔任古樹名木監督員,鎮(街道)落實責任領導,村(社區)落實責任人負責。其中鎮(街道)主要領導為轄區“樹長制”的第一責任人。“樹長”上任后,需要及時關注古樹的動態情況,并跟蹤、反映、協助相關部門開展保護工作。
目前,路橋對全區41株古樹名木登記建檔,完成了對4株古樹名木的搶救保護工作。今年年底前,路橋將繪制完成全區古樹名木地圖,設立視頻監控系統,開發手機APP供隨時隨地查閱,開發古樹名木信息監管平臺及二維碼系統,實施規范化、動態化管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