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務工者老王受工傷后落下9級傷殘,卻拿不到工傷賠償,拖拖耗耗3年過去了,兒子小王將鋼構工程公司告上法庭
律師提醒,打官司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
受工傷后進行了工傷認定,也進行了傷殘鑒定,但是工傷賠付款卻遲遲拿不到。河南小伙子小王為父討要工傷賠付款未果,一紙訴狀將父親之前所在公司告上了法院,但是因為過了訴訟時效,舉證之路顯得艱難。事實明朗的工傷賠償受阻,小王能通過法律途徑拿到父親應有的賠償嗎?
一次意外落下9級傷殘
小王的父親王勇(化名)曾在溫嶺的浙江鋼泰鋼構工程有限公司務工。2010年11月29日,王勇工作時不慎從廠房房頂摔落,造成雙側肋骨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當時我父親和另外的工友在廠房的橫梁上抬鋼板,因為用力不均,他們又沒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我父親一不小心就從上面掉下來了。”
因為當時工地在安徽合肥,王勇被送到了合肥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后來又轉到安徽省的另一家醫院。那一年,一家人是在醫院過的。
直到2011年2月14日王勇的身體好轉,出院回了老家。
2011年,王勇通過了工傷認定,確認為工傷,并于當年5月份進行了傷殘等級鑒定,一處為9級傷殘,另外一處為10級傷殘。
工傷認定后仍拿不到工傷理賠
既然已經認定為工傷,而且傷殘等級也已經鑒定了,那么就應該能拿到相應的傷殘補助金了,但是公司并未支付賠償金。
“我父親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是公司承擔的,但是出院后就只支付了1萬元錢。后續治療1萬元已經用得差不多了。”
2011年4月份,公司中斷了勞務關系。當年9月份,公司表示愿意支付王勇從2010年11月到2012年9月份每個月300元的生活費,以及5000元的后期治療費用。一次性將這8000元支付給了王勇。“之前的1萬元早在3月份復查的時候就用差不多了,8月份又進行了復查,以后康復治療還得繼續。”小王還有一個弟弟當時正讀大二,妹妹在讀高中。原本全家開銷都靠父親的工資來維持,現在父親受傷,家里斷了經濟來源。
2012年7月,小王再次與公司進行協商,希望能夠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賠償。但是這次的結果還是不歡而散。“因為當時我馬上就要開學了,就沒有去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
小王說,2013年10月又進行了一次協商,公司愿意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賠償。“但是他們沒有將護理費、誤工費計算在內。工資也是按照最低標準,后來算下來是5萬多元,還只給60%,也就是3萬多元。”對此,小王并不同意。
今年8月份,小王與公司再次協商,最終還是未達成一致。無奈之下,小王聘請了律師將對方告上了法庭。
錯過了訴訟時效,舉證之路顯得艱難
10月21日下午,王勇的案件在溫嶺市人民法院開庭。案件的代理律師上海管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殷豹告訴記者,這個事情原本并不復雜,工傷鑒定已經鑒定,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理賠就可以了。但是小王由于缺乏法律意識,錯過了訴訟時效。
殷豹說,當事人應該在權利受侵害后一年內進行起訴。“這個一年是從工傷鑒定出來后開始算的,而現在已經過了這個訴訟時效,對方也抓住這一點不愿意進行賠償。”
殷豹表示,雖然工傷鑒定已經超過一年,但是在事故發生后小王多次向公司主張權利,進行協商,可以認為引起了訴訟時效中斷,所以,訴訟時效還可以重新計算。他說,現在的難題是需要舉證小王在其父親工傷后多次向公司主張權利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而在與對方協商過程中,并沒有第三方人員參與,舉證之路顯得十分艱難。
殷豹表示,現在法院正在積極調解,希望公司能夠配合,調解不下來只能二次開庭。
記者隨后咨詢了溫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也表示王勇應該在工傷鑒定之后1年內提出理賠要求,現在已經超過時效,只能由勞動仲裁部門出具超過時效證明,并向法院起訴。“但是即使向法院起訴了,還是需要企業的配合。如果企業不配合,拿到賠償的可能性比較小。”
殷豹提醒市民在權利受到侵害之后一定要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注意訴訟時效。尤其是受工傷之后,自己先要了解工傷處理方式,利用法律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利。
鏈接
1.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以強制程序保護其合法權益而提起訴訟的法定有效期限。換言之,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持續達到一定期間而致使其請求權喪失強制力或者勝訴權的法律事實。
2.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原標題: 訴訟時效已過,工傷賠償怎么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