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山寨近似的注冊商標,或者干脆不付代價,直接利用他人的發明專利,或者獲得專利權的設計等來制造產品,進行銷售獲利等等,這些都涉及侵犯知識產權。
今天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和以往一樣,昨日,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13年度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從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中,“傍名牌”的現象仍然突出。
據市中級人民法院統計,從2009年到2013年的5年中,該院共辦結一審知識產權案1517件,二審案件18件。從剛開始審理這類案件,一年受理30起,到次年不到100起,近年來,這個數字逐年遞增,目前僅市中級人民法院每年受理量就達300例左右。
“臺州是民營經濟十分活躍的城市,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占比很大,不少企業在初創階段,為了降低成本,往往仿冒或者山寨知名品牌,這類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也越來越多。”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袁曉貞說,為了滿足訴訟需要,最高院也在逐漸將此類案件的管轄權下放。
目前,除市中級人民法院外,還有玉環縣人民法院、溫嶺市人民法院和椒江區人民法院等3家基層法院可以受理此類案件。不同的是,根據相關規定,基層法院只取得在本轄區內訴訟標的額在人民幣5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
在昨日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三門縣27名被告,侵犯國際知名運動服裝品牌“哥倫比亞”,生產銷售假冒其注冊商標的沖鋒衣一案也在其中。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陳薇說,戶外服裝制造業是三門縣的特色經濟行業,其中不少被告還是三門縣沖鋒衣行業協會會員,案件如何處理直接關系當地產業發展。為了實現保護涉外知識產權,同時又促進當地產業良性發展的雙贏效果,臺州中院與三門縣政府領導取得聯系,從行業協會入手,經調解,最終所有案件均達成和解,所有被告都按時足額支付了調解確定的賠償款。事后,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公司對法院也表示了感謝。
“‘傍名牌’對企業長遠發展非常不利,甚至需要企業付出更大的代價,只有走自主創新、培育自有品牌的路,才能將企業做強做大。”袁曉貞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