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臺州經濟開發區一家大型超市,一位市民正查看一款咖啡外包裝上的“配料”標注。據了解,氫化植物油、起酥油、硬質黃油、精煉植物油等都是穿了“馬甲”的反式脂肪酸。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不僅會減少體內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還會增加人體血液黏稠度和凝聚程度,易導致血栓形成。記者 李昌正 實習生 劉 煒 攝
原標題:臺州“吃貨們”注意了———
松軟香甜的蛋糕餅干,今后要少吃哦!專家提醒:因為蛋糕餅干含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2克,否則會埋下健康隱患
記者 蔣 韻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擬禁止在各類加工食品中添加人工反式脂肪酸,這種成分對人體健康不利,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
那么,有多少市民了解反式脂肪酸?又有多少人和它天天相見卻不相識?反式脂肪酸,簡單地說,它是一種氫化植物油中包含的成分,植物油氫化加工不僅是為了防止油脂變質,還能使食品口感獨特、更為松軟香甜。很多人日常愛吃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蹤影并不少見:起酥面包里含“起酥油”,低檔巧克力含“代可可脂”,珍珠奶茶主料之一的“植脂末”,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含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
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大多披“馬甲”招搖過市
記者走訪臺州市場發現,反式脂肪酸穿上了“馬甲”,招搖過市。絕大部分消費者都還沒意識到,從人造奶油,到餅干、曲奇、蛋糕、炸薯條等數百種食物里都含有對人體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走訪中,記者發現,糖果、巧克力、餅干等食品的包裝袋上,進口食品大多明確標有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國內生產的預包裝食品和烘焙產品包裝上大多語焉不詳,有的標注信息不全,有的甚至沒有營養標簽。
在臺州經濟開發區東海大道一家名為“歐味多”的連鎖零食鋪內,記者看到一款法國進口的巧克力標注稱,每100克中含有反式脂肪酸3.2克;另一款泰國進口的果凍顯示,每100克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5克。但記者隨手拿起的一款“歐味多”自產的小蛋糕,其外包裝上并沒有標注反式脂肪酸含量。記者詢問店員,店員表示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反式脂肪酸,“沒有標,肯定就沒有啊,只要好吃就好了,管那么多干嘛。”
記者了解到,按照《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的產品,必須在食品標簽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出反式脂肪酸含量。有些生產商卻耍起了心眼,給反式脂肪酸換了一些別稱。如記者看到的一款“康師傅妙芙蛋糕”,其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上沒有“反式脂肪酸”的字樣,卻有“精煉植物油”,而這種精煉植物油里就包含了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相對于超市的零食,烘焙店里的大部分烘焙食品的包裝更為簡單,有些根本談不上標注配料及成分含量。記者在康平路的幾家烘焙店里看到,雖然部分糕點的包裝上標注含有奶油,但并未標明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心緣西餅屋”的員工明確告訴記者,“純天然的奶油成本實在太高,臺州一般的烘焙產品基本使用的都是人造奶油”。而人造奶油就是大量反式脂肪酸的“聚集地”。
大多市民知之不多,很淡定
對于食物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大多市民知之不多,很淡定,但也有市民談虎色變,非常注意看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
在世紀聯華超市市府大道店的零食區,臺州學院學生小曹正把一盒“德芙”巧克力放進購物籃。當記者詢問她是否有注意反式脂肪酸含量時,小曹笑稱自己是個“吃貨”,“我更加注重口感,好吃最重要。什么是反式脂肪酸,我不知道。”
椒江的李女士正忙著給寶寶選購糕點。“我家寶寶三周歲了,特別喜歡吃甜食,每次進超市都會給他買巧克力和蛋糕。”李女士說,每次選購都是仔細再仔細,反復查看沒有反式脂肪酸,才敢給孩子吃。
當記者問李女士是否知道反式脂肪酸的其他一些名稱,如“氫化植物油、起酥油、硬質黃油、精煉植物油”等。李女士一臉驚訝,“既然反式脂肪酸危害那么大,生產商為何不直接標明,讓消費者能夠明明白白地選購?”
食品工程與科學專業的小汪則顯得內行得多。小汪是個不折不扣的甜食愛好者,下班后吃塊蛋糕,喝杯奶茶是他一天快樂的休閑時光。說起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他頭頭是道,“其實,危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表現出來的,不是不能吃,但最好少吃。”
小汪說自己會注意控制反式脂肪酸每天攝入量。“我很清楚蛋糕、奶茶里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大多商家都選擇了隱瞞。”小汪說,“沒有標明含量,消費者就沒法識別和選擇,這需要商家自覺自律,也要監管部門監管!”
專家提醒: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2克
據了解,美國FDA認為,每份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不應超過0.5克。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成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2克。而在中國,反式脂肪酸公認的安全攝入量約2克。
“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不僅會減少體內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還會增加人體血液黏稠度和凝聚程度,易導致血栓形成。”臺州市中心醫院高級營養師范國峰說。
范國峰建議,盡量不吃或少吃添加人工化合物的食品,多吃天然食物。如果想吃巧克力糖果等零食,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生產商所生產的,購買之前,還要留意是否標注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及是否存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配料。
對于一些反式脂肪酸含量標注為零的食品,是否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頤呢?范國峰解釋,營養成分表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雖然標注為零,但不代表完全沒有。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或等于0.3克/100克時,可標示為零。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食品配料表里明明有植脂末、氫化油,但是標簽中標注反式脂肪酸含量為零的原因。
“雖然標注為零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較少,但不表示可以無節制地吃。”范國峰說,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代謝,囤積在體內,慢慢積少成多,會給身體埋下健康隱患。
-相關鏈接
反式脂肪酸的“七宗罪”
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物中的含量幾乎為零,很難被人體吸收、消化,容易導致生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它是一種完全由人類制造出來的食品添加劑,實際上,它也是人類健康的“殺手”。
1.降低記憶力:研究認為,青壯年時期飲食習慣不好的人,老年時患老年癡呆癥的比例更大。反式脂肪酸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一種膽固醇具有抵制作用。
2.容易發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容易在腹部積累,導致肥胖。
3.易引發冠心病: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含量下降。
4.容易形成血栓: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程度,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對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危害尤為嚴重。
5.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6.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反式脂肪酸會減少男性激素的分泌,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內的反應過程。
7.影響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反式脂肪酸還會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