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農村建設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記者 盧星穎
近日,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對2008-2012年度“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進行了表彰,我市椒江區、溫嶺市、仙居縣成為全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先進單位。
近年來,我市多個村莊開展了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的仙居縣,因為各項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后,曾經的村莊環境臟、亂、差現象較為普遍。在2008-2012年期間,仙居縣重點對400多個村莊開展了綜合整治工作。截至2012年,仙居全縣22個村被命名為省市級示范村。
據了解,我省“千萬”工程從2003年開始組織實施。第一輪是2003年至2007年,以培育全面小康示范村為主;第二輪是2008年至2012年,主要側重于村道硬化、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村莊綠化整治;第三輪是從今年開始,轉入美麗鄉村建設。
我市從2003年開始積極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進農房改造、打造清潔家園,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有3784個村莊得到了較好整治,整治覆蓋率達到75.3%。在整治過程中,我市建成了347個市級以上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培育建設了131個中心村。
“目前,我市從縣域城市到中心鎮、一般鄉鎮、中心村、一般村、特色自然村梯次合理的村莊布局規劃體系已初步形成。與此同時,中心村的數量、位置和功能定位都已經明確了。”據市農辦社會發展處負責人介紹,2006年底我市已經全面完成了縣域村莊布局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并累計完成了3500多個村莊建設規劃;從2010年開始,我市逐步把村莊整治的重點從過去以點上突破為主轉到串點成線、整鄉整鎮整治上來,不斷提高村莊整治整體水平。
另外,通過該工程推進,我市還建立了農村環衛保潔長效機制。據市農辦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率達到98.5%、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55.5%;改造農房21.29萬戶,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1.4萬畝,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和農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已經建成了20個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11條精品線路。
“我市目前有121個歷史文化村落進入全省檔案庫。”市農辦工作人員說,我市6個村莊被列入全省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目前這6個村莊的項目建設規劃已通過省級評審,接下來將按照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三年建設周期的要求,組織實施項目落地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