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交警大隊機關民警早高峰時段在路面維持秩序
在解放路設置了6條錯位彩色斑馬線
今年是我省五年治堵的開局之年,椒江交警大隊多策并舉,全力打響治堵攻堅戰。截至9月19日,該大隊利用電子警察抓拍交通違法行為共30余萬例,同比增加120%;現場查處交通違法3.9萬例,同比增加156%,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三項指數同比明顯下降。
全員上路,吹響治堵“集結號”
椒江交警大隊通過規劃治堵、科技治堵、嚴管治堵、宣傳治堵、表率治堵和效率治堵等手段,以超常的力度,投入到治堵行動。
該大隊通過勤務機制改革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大隊領導全部參加路面崗點執勤,還輪流上路巡查執勤情況,在2條重點堵段和5個重要堵點以及其他主要燈控路口,實行白天“無縫隙”站點管理,落實沿線巡邏管理警力。遇重要節假日、惡劣天氣等情況,大隊全警上路。建立“網格化”常態嚴管格局,并以9類嚴重交通違法、兩小車交通違法整治為重點,每周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還分別組建若干支“禁酒駕”、“涉牌證”整治小分隊,重點加強對夜間和空檔時間的突擊整治。
特別是今年6月份以來,大隊采取“零容忍”態度,重拳出擊,在兩條嚴管路上,對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行人過街不走斑馬線,非機動車行駛在機動車道內等違法行為進行嚴管,加大了路面現場查處力度。
為更好地開展治堵工作,該大隊將市府大道(中心大道至經中路)、東環解放路(方遠大酒店至七號碼頭)、楓南路(東環大道至機場路)、云西路(解放南路至葭沚大轉盤)、中山西路五條道路,作為電瓶三輪車,正三輪摩托車的禁行路段。組織警力,在重點路段和重點時段,逢車必查,決不放過;針對上下班時間,在主要路段的各個路口安排力量,進行全面布控。此外,對電瓶三輪車、正三輪摩托車相對集中的地區和路段,采取巡查、定點檢查等方式,分片分段進行突擊整治,形成強大的整治聲勢,在全社會形成嚴管重罰的執法氛圍。
針對目前椒江停車難、行車難的現狀,市區各中隊實行錯時管理,民警們在巡邏中發現違法亂停車的車輛,就在其車上貼上抄告單,并從8月1日起,對在道路上違法停放的車輛拖離現場。
兩條堵段五個堵點打出治理“組合拳”
該大隊積極參與區治堵辦組織的交流會,與城建、交通、教育、安監等職能部門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理方案。
經過充分調研,選定市府大道(中心大道至經中路),另一條是東環大道、解放路(市府大道至七號碼頭)兩條堵段,機場路書生中學門口、青年路第二中學校門口、江城路與永興路路口、市中醫院路口、椒江大橋為五個堵點。
該大隊以兩條堵段和五個堵點為基點,投入重兵,定點改善,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擴散作用。同時按照“道路資源精耕細作,路口渠化寸土必爭,信號優化分秒必奪”的原則,針對堵點、堵段的各自特點及生成原因,不斷加強交通組織、設施建設、靜態交通等一系列綜合性措施,減少因設置、規劃不到位導致交通違法的產生。
目前主城區兩條嚴管路中,解放路通過完善道路硬件設施,使得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市府大道因本身道路條件較好,該大隊通過增加警力投入、完善勤務機制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主干道上正常的行車秩序。
椒江大橋作為維系椒江南北交通的唯一一座大橋,超負荷的車流量,往往是一出交通事故,就發生擁堵。
該大隊大隊長陳永斌告訴筆者,為了保障大橋暢通,該大隊采取四項有效措施:在椒江大橋交通治安工作站專門安排20名警力三班輪值,在節假日前一天安排全體警力上路執勤;民警開著摩托車在橋上巡邏,一旦出現擁堵,可以及時疏導交通;安排事故處理民警在早、晚高峰蹲點椒江大橋,快速處置傷人事故,避免擁堵;對本地的貨運車輛限時通行,避開早晚高峰時段,以減少通行壓力。
此外,該大隊還開展工程治堵。封閉臺州大道與中山路交叉路口北側斑馬線,使排隊車輛向南移40米;椒江大橋(中山西路至82省道段)由北向南綠波協調控制;82省道與臺州大道交叉路口北進口主道與輔道之間的綠化帶拆除100米,增加排隊車輛,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通過對路口、路段的優化改造,及我們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后,對車輛的通行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目前,在沒有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的情況下,大橋路段都能保證車輛有序通行。”陳永斌表示。
家住章安街道、每天上下班必經椒江大橋的張師傅說:“現在很少堵車,我也不用每天提早半點鐘出門了。”
同樣,長期以來,在書生中學報名、開學、周末放假時,都會造成機場路擁堵。雖說該大隊及時增添警力排堵,但是路過群眾和送學家長往往苦不堪言。
今年暑假中,該大隊會同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現場踏勘、調研,提出了對機場路書生中學門前路段改造方案:將書生中學門前河岸綠化帶改建成綠蔭式停車場,建成停車泊位108個;拆除機非隔離花壇,改成雙向六車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設置中央隔離護欄,減少車輛調頭。
這幾項措施,使書生中學校門口附近交通狀況取得明顯改善。9月1日是書生中學的新生報名時間,該大隊開發區中隊只派了4名警力在路面維持秩序,而以往他們即使派出10名警力,也改變不了一上午交通混亂的狀況。
9月2日是開學第一天,改造完成后的機場路,秩序井然,家長送學與過路車輛一路暢通。
同時,該大隊對第二中學校門口、江城路與永興街路口、市中醫院路口,也一一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整改,效果明顯。
科技嚴管,打響治堵“持久戰”
為扎實推進治堵保暢工作,該大隊圍繞提高城區交通守法率、優化交通組織、完善智能交通等,落實常態長效管理機制。
該大隊在市中醫院、育才小學、錦江百貨等周邊道路,實施微循環交通組織。由市中醫院帶動中山西路,育才小學帶動江城路、建設路,錦江百貨帶動解放路,逐步形成整體的交通組織大循環。
同時,不斷完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按照國標對全區的標志、標線進行重新施劃、修復、完善,并完善轄區交通信號燈控。嚴守技術標準,對全區交通信號燈涉及硬件損壞缺失、信號配時不合理、標志標線未按規范設置及遮擋問題,開展排查整改。
該大隊還充分發揮交通指揮中心功能,利用電子警察、智能卡口等科技監控設備,加強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管理。通過科技手段,對“闖紅燈、逆向行駛、違反禁止標線指示、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實行拍攝處罰,對“加塞”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有效地保證道路的通行秩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時間和空間上的盲點,有力震懾了交通違法者。
同時結合警員、警車的GPS\GPRS定位、警用地理信息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等技術,對轄區所有信號燈路口、重要路段進行實時監控。一經發現擁堵苗頭、重大交通事故處置、其他交通突發事件,及時調度警力趕赴現場處置,達到早發現、快處理、保暢通的目的。
據了解,今年初,椒江城區的93個紅綠燈路口安裝的電子警察開始啟用,至目前,椒江全區共安裝了950余個攝像頭,對車輛的各種違章進行自動或手動抓拍。
交通事故尤其是輕微事故處理不及時,是導致擁堵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科技中隊的張隊長介紹,該大隊擬在下一步逐步建立和完善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機制,機制建立成熟之后,一旦在監控范圍內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工作人員就會對事故現場進行截圖取證,并通過車輛登記信息中的電話號碼通知車主,及時撤離現場后再作處理。如果聯系不上車主,工作人員會通知附近執勤的交警馬上過去處理。
(通訊員王美斐文/攝)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