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天臺炬源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辦妥建筑臨時用電手續,為全面啟動建設做足了準備。自2月中旬復工后,該公司掐秒推進,已完成清表、地質勘探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從簽約到摘牌、奠基,前后不到5個月。作為天臺縣招引的高新科技企業,這家投資1.5億元的智能電氣智慧制造產業企業原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投產。
“有什么問題,縣里都想在了我們前面,辦得很順暢,就像過零障礙通道一樣。”即便是經歷了疫情這樣的不確定因素,項目投資方仍有信心提前半年正式投產。
招商引資
堅持“一把手”領銜
上市公司“炬華科技”是國內能源計量行業最具技術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公司之一。2018年8月,得知企業正在謀劃智能電氣智慧制造產業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時,天臺縣相關部門組團上門對接。帶隊的副縣長陳天新介紹:“這個項目符合我縣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導向,也是我縣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
當天臺招商團隊伸出橄欖枝時,企業方面對天臺的文化底蘊和山水資源表達了濃厚的興趣。而當曾長期在審計部門工作的陳天新運用一組組有說服力的數字,向企業游說天臺的經濟形勢后,該公司董事長終于被招商團隊的真誠所打動,同意把項目投資在天臺,并在天臺設立“炬源”子公司。
去年7月31日,天臺在杭州召開國央企暨上市公司合作項目推介會,炬源物聯網項目順利簽約。
縣委書記管文新一直關注這一項目的進展,他多次專題研究、督查推進,明確對該項目用地指標優先保障,確保項目落地。
破難攻堅爭做“拼命三郎”
項目簽約就是“軍令狀”。縣里按照年底前完成土地摘牌目標,倒排計劃,責任到人,掛牌作戰。
約50畝的項目地塊涉及始豐街道、白鶴鎮多個村,存在著邊界不清、青苗費無法支付等歷史遺留問題。同時還有光纜遷移、道路拓寬等多個難題亟待解決。
各相關單位黨員干部想在服務對象之前、跑在服務對象之前、做在服務對象之前,一切圍著項目轉、聚焦項目干,以擔當有為融入比拼進度、爭相趕超中。
去年9月以來,該縣堅持一周一督查、一日一推進,全面提速政策處理、土地報批等全流程、全環節。
征遷中,該縣以和諧贏支持。當時,地塊內種植有莊稼,雖然土地已征收,但考慮到莊稼即將成熟,始豐街道攻堅組設法與相關部門、農戶聯系對接,實施先打圍墻后清表的操作模式,由此實現工程開工與農民采收的“兩不誤”。莊稼收獲后第3天,圍墻如期合龍,地塊清表全面完成。
農轉用報批工作,省里一般一年只統一報批一次。縣里積極溝通后,縣自然資源局派專人到省廳跟蹤銜接,最終在去年10月完成審批。批后僅兩個月,項目成功摘牌。
主動服務當好“服務者”
項目一啟動,總部便從杭州調配了部分管理、技術人員來到天臺。按照企業經營生產需要,炬源公司需配備技術管理人員70人。
人才來了,解決其子女的入學、入托問題非常迫切。這不,就有兩份申請被交到了天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主動聯系縣人才辦、教育局等單位,短時間內就為兩位企業人才落實了心儀的幼兒園、小學,并表示將為更多來天臺的人才解決后顧之憂。
該縣相關部門以服務企業的實效檢驗干部的能力水平,鄭重承諾“包辦墻外事、幫辦墻內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用最大的誠意,為企業家投資興業提供便利。
項目推進中,炬源公司負責人從長遠角度出發,提出一個問題:“企業投產后,進出的集裝箱車會比較多,門口這段長300米左右的道路如不稍加拓寬,今后將可能經常出現擁堵現象。”
原本這個要求需企業自行解決,但這一變更,將會影響到企業內部建設的全面調整。天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在對現場道路狀況進行調查排摸后,及時開啟“綠色通道”建設,現項目正在推進中。
最近,該公司根據勘探結果對項目設計方案進行了調整。縣行政審批局正全力跟進,提供包辦服務。辦理施工圖審查工作,該公司原計劃用45天時間,但審批局承諾10個工作日幫助辦妥。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