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兩棟現代化標準廠房、總投資約2100萬元……6月28日上午,玉環市大麥嶼街道迎來了新村融合后的一件大喜事——陳北小微工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這是一項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的基礎性工作,為“三農”工作提速發展打造了一個嶄新平臺。
當天上午,包括陳北小微工業園項目在內的玉環市36個新村項目集中開工,涉及玉城、大麥嶼、楚門等9個鄉鎮(街道),包括農村基建項目,公共服務項目,村集體經濟壯大項目等,以新村的全面振興為建黨98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去年8月底,54個新村(社區)在玉環掛牌成立。如何將融合激發的強大合力凝聚到建設發展上來?玉環市聚焦“三服務”,召開全市新村項目推進協調會,堅持部門聯系走訪機制,派駐聯村干部擔任新村第一書記和產業指導員,千方百計做好行政村規模調整的“后半篇文章”。
“合”與“異”的平衡
在此次集中開工的36個項目中,大麥嶼街道占了19個,數量最多。去年,大麥嶼街道在行政村調整中經歷了一次“大瘦身”,新成立10個村(社區),占現有35個村(社區)總數的28%,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就在其中9個新村(社區)內。
在新村掛牌成立之初,玉環就把產業振興作為新村振興的突破口,堅持平臺帶動,整合發改、民政、國土、農業農林水利、財政、交通、住建、商務和旅游等部門平臺,專門搭建新村發展產業項目平臺,建立新村發展產業項目庫,引進省市優質項目落戶新村,由新村班子成員、市鄉兩級“村村幫”成員組團領辦新村重點產業項目,新村主職干部擔任組長,做到“一個項目、一套人馬、一個組長、一抓到底”。
“從新村成立開始,我們逐一到10個新村(社區)開展全面走訪、專題調研、現場辦公。”據大麥嶼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杭介紹,為了真正做到因村謀項目、因地搞發展,大麥嶼街道第一時間選優配齊駐村團隊,落實駐聯村干部結合“三服務”活動,截至目前,梳理上報項目43項,幫助新村(社區)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實際問題12個。
而在玉環西大門蘆浦,一種誕生于新村、發展于新村的基層議事制度應運而起。蘆浦探索建立了“和合客廳”這一議事平臺,據該鎮蘆北村書記王委清介紹,這一制度本意是讓新村群眾代表能與“進村扶任”干部有個面對面開誠布公、各抒己見的機會。“和羹之美,在于合異”,而今,“和合客廳”儼然成為了新村建設發展的民意樞紐,村美人合的藍圖正在新村發展中變為現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