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春華 楊群)“我省大灣區重點建設的六大灣區中,與臺州緊密相關的就占一半:三門灣、臺州灣以及溫嶺、玉環兩市緊密相連的樂清灣。臺州在大灣區建設中理應走在全省前列。”1月27日下午,臺州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省人大代表、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的發言讓大家心頭一震。
東海之濱的臺州,擁有全省三分之一的大陸海岸線、五分之一的海島,港灣資源優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開展“四大”建設年活動,強調扎實推進大灣區建設,讓代表們對臺州參與大灣區建設充滿信心,掀起一場“頭腦風暴”。
“臺州擁灣而生、向灣發展。推進現代化灣區建設,是我們臺州區域轉型發展的大勢,也是臺州決勝未來的大計。”省人大代表、臺州市發改委主任顏士平說,當下工作的關鍵,在于發揮臺州作為長三角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優勢,建設新時代高能級開放平臺,統籌抓好“四大”建設,特別是要發揮臺州擁有港口與高鐵、沿海高速等交通網絡的優勢,科學開發沿海空間,把現代化灣區建設作為臺州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起點。
灣區與城市、灣區與產業如何相融相生?潘建華代表進一步建議,要以灣區視角和理念重新審視發展定位和路徑,把對接長三角、擁抱大灣區、追求高質量作為跨越發展的支撐,在融入灣區發展中領跑快跑,以現代化灣區建設統領產業和城市轉型,實現雙輪驅動、齊頭并進,在產城同步轉型中領跑快跑。
“仙居人要跳出‘山’的思維,融入到臺州以大灣區為統領的大發展中去。”大灣區的廣闊空間,也讓省人大代表、仙居縣委書記林虹感嘆。她說,靠山望海的仙居,要打造全市灣區建設的戰略腹地,必須順應大勢,搶抓灣區建設重要機遇,推動仙居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跨越。
正是海洋撞擊陸地,誕生了灣區。兩者對臺州人來說,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省人大代表、溫嶺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丁理法建議站在灣區與海洋如何和諧發展的角度思考灣區建設,“我們要更好地養護近海漁業資源,壓減捕撈強度,通過幾年不懈努力,讓漁業資源盡快恢復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這方面政府應該提高對拆解漁船的補助標準,盡快壓減捕撈強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同時,我們要加快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實現從灣區到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從溫嶺市石塘鎮小沙頭村走來,三十多年如一日守護溫嶺一帶海域平安,省人大代表、溫嶺市海上民間救助站站長郭文標對于灣區建設的感受更加深切。在他眼里,建設現代化灣區順應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現在道路四通八達,吃海鮮、住民宿、海上觀光等休閑娛樂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光顧。我們的海鮮賣得越來越好,村子越來越漂亮,生活越來越便利。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灣區也更加愛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