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三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也是三門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著力點。為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三門多措并舉,從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減稅降成本,從金融創新到鼓勵科技創新,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活力充分迸發。
精準服務化解成長的煩惱
1月2日,姜天文與3位合伙人在遞交材料2小時內,辦妥營業執照、公章、稅務發票,并辦理了銀行開戶,成為三門首個完成企業開辦“一日辦結”的申請人。“以前需要三五天才能完成企業開辦,現在只需2小時,為我們企業節約了很多時間成本。”姜天文說。
企業開辦“一日辦結”是三門“五問入企、五心服務”的成果,通過“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件事、一日辦結”,降低企業創業成本,創造愛商重商的高質量營商環境。
“服務民營經濟,就要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實為企業提供‘媽媽式’服務,方便企業和創業者辦事。”縣跑改辦常務副主任包正浩說。
“一日辦結”是三門回應企業普遍關切、助力民營經濟的縮影。新年首個工作日,縣四套班子領導赴基層調研,開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了解掌握企業真實情況和企業家的思想狀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
目前,該縣各戰區共排摸出亟需解決的178個問題,并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加急解決,需縣里協調的,則由縣領導牽頭,召集有關部門協商解決。截至目前,已解決或答復問題149個,其中共性問題中的資金金融類、環保類問題已經全部解決或答復,人才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減負破冰打出政策“組合拳”
當前,企業處于爬坡過坎、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清理發展路上的障礙刻不容緩。該縣匯編《三門縣2018年工業新政》,匯集近兩年科技創新、人才強企、土地處置、稅費減免等13個方面的惠企政策,猶如迷霧中的燈塔,指引企業破冰前行。
在減稅減費上,該縣對用地面積3畝以上的工業企業,綜合考慮產值、稅收、能耗等指標,實行土地使用稅差別化減免政策。2018年度共為企業減免稅4.29億元,出口退稅3.95億元。浙江科恩潔具有限公司在2018年共辦理退(免)稅4027.79萬元,成為三門退免稅辦理最多的企業。
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上,該縣出臺重大制造業項目用地優化配置實施意見,對投資3億元以上且被認定為縣重大制造業項目的,土地出讓時可以基準地價或收儲原始成本價作為起始價。目前已向元創科技、三維橡膠產業園等6個企業落實政策,涉及用地面積768畝。
該縣還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向上爭取政策支持,拓展中小微企業抵質押物的范圍,提高工業用地評估價格。工行、農行、郵儲銀行評估價較年初提高30%左右,中行、建行提高了20%左右。工行在總、省、市行到支行的四級聯動下,成功為該縣一龍頭企業辦理了授信總額為5000萬元的工銀聚項下泛交易鏈融資業務,為全國該類業務首例。
扶持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企業占領人才高地、掌握核心技術、創造自主品牌,該縣配套的激勵措施也有章可循: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分別一次性獎勵200萬元、50萬元;企業與高校、研究院簽訂合計合作協議的,按規定給予補助……
政府的支持增添企業嬗變的底氣。浙江省西格邁汽車減振器研究院被認定為2018年省級企業研究院。西格邁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人才為引領、以創新驅動發展,與浙江大學、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共建了工作站,并引進三條智能自動化沖壓流水線,加上智能機器人的“加持”,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加工精度和產品穩定性。正是“人才+科創”的聚變效應,讓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端氣囊電解復合減震器在國內市場獨占鰲頭,客戶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研究院能幫助公司吸引人才,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動向,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對公司未來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司副總裁蔣瑞鋒說。
去年1-10月,該縣專利申請202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17件;去年1-11月專利授權127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0件。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有望增長3倍,增速全市第一。
“政府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企業錨定產業升級不停步,咬住技術創新不放松,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最后都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磨刀石’”。縣委書記楊勝杰信心滿滿。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