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臺州學院籌建的全省海島綠色能源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入選全省重點實驗室。“臺州海洋海島資源豐富,新能源產業基礎厚實,對我們在海水抗腐蝕、雜質離子分離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助力。”臺州學院電化學研究所所長、實驗室主任王家成說,實驗室與臺州本土兩家企業共建,企業全程參與科研過程,不僅讓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更快,也有效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
校城共生,在臺州學院是個熱詞。當前,臺州學院將應用型大學建設融入城市發展、把育人育才嵌入地方產業,以契合行業企業實際需求的服務,讓高校和地方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我們要扎根臺州,服務臺州,以此打造地方應用型大學與所在城市共生共榮的‘樣板’。”臺州學院黨委書記朱堅說。
推行“大學+”發展模式,緊密對接臺州產業發展需求,目前臺州學院與近20個市級部門及縣(市、區)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共建各類產業學院、產業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等校地合作平臺40多個,基本實現臺州市域全覆蓋。
臺州民營企業眾多,科創人才需求量較大。為打造一支常年不走的科創服務團隊,臺州學院將育人科研嵌入地方產業,構建校企發展共同體,完善企業需求信息庫,建立學院、學科、團隊“一對一”結對聯系服務行業企業機制,打造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便利店”。
“1139”科技小分隊,是臺州學院孵化本土新質生產力的一面金字招牌,由博士、教授領銜,長期駐扎企業開展服務。“1139”既是臺州學院椒江校區的門牌號,也包含著團隊建設目標等相關信息。
在醫化企業中,化工反應器必不可少。“釜式反應器,就像泡好了茶的大茶壺,所有的原料都在里面。”臺州學院醫藥化工學院化工系主任李嶸嶸說,因為熱量無法快速移除,傳統反應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李嶸嶸帶領的“1139”小分隊成員研發了管道連續流反應器,通過熱力學的精準調控,實現化學反應的瞬發。該技術已在十余家企業工業化應用,讓企業設備占地面積減少70%至80%、能耗降低50%以上,還能讓生產風險等級大幅度降低。
截至目前,臺州學院已成立104支“1139”科技小分隊,對接企業(行業)技術難題近1000個,實現科研成果轉化100余項,簽訂技術服務、共建實驗室等合作協議210余項。
把校園建設融入城市發展,也是臺州學院校城共生的模式之一。今年初,臺州學院江口校區項目簽約落地。校區不僅主動融入三江新城開發,也將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為目標,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打造地方研究院和產業研究院,筑起服務地方的零距離科研“橋頭堡”。
在“中國模具之鄉”黃巖,臺州學院與黃巖區政府合作成立了浙江(臺州)模具與塑料產業研究院。國家首臺套裝備落地、國內首個針對注塑模具領域的免費專利庫“模具專利”場景、深孔鉆工藝加工效率提升20%……一項項新技術、一個個新工藝從研究院輻射產業鏈。
辦好一所大學繁榮一座城市,服務一方產業孵化一群人才。“理論+實踐”的培育模式,也發揮著“磁場效應”,反哺著高校的學科建設,高端成果陸續涌現。臺州學院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6個學科入選省“十四五”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入選省A類一流培育學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