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1956年,467名青年響應團中央“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號召,登上大陳島,用一個又一個扎實的腳步,讓“海上荒島”成為“東海明珠”。
滄桑巨變中鍛造的“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大陳島墾荒精神,匯入中國革命精神譜系,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力量,指引著臺州的砥礪前行。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兩水一加”“打硬股”……從濱海小城走出的臺州人,開啟逐夢之旅。讓這片土地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的先發地。
而今,這片土地上,擁有了74家上市公司、27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9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7個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國內外第一。
從理論到實踐,從解讀到升華。
從2017年開始,臺州連續召開大陳島墾荒精神理論研討會,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作更深入的研討、解讀,用豐富的理論成果,推動大陳島墾荒精神向后代傳承、向大眾傳播、向市外弘揚,促進大陳島墾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以作為經濟和社會的裂變趕超、跨越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9年,臺州把大陳島墾荒精神升華為臺州城市精神,賦予大陳島墾荒精神新時代價值和新時代內涵,使之成為凝聚人心、增進共識的“最大公約數”。2020年,臺州市委提出“三立三進三突圍”的新時代發展路徑,把“墾荒精神立心”擺在了突出位置,激勵全市人民用奮斗不斷為墾荒精神注入新內涵。
今年是省委“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也是臺州迎接撤地設市30周年的展望之年、實干之年。牢記“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囑托的臺州,正在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指引下奮筆疾書,把“十大成果、十大行動、十大改革”作為全年實干爭先的主攻方向,在新起點上推動“八八戰略”更深入實踐,加快推進“三高三新”,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紅利、向開放要活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努力建設中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

(一)
臺州,走出了一條改革之路。
“改革攻堅”之于臺州,在于重塑臺州人“敢為天下先、勇當弄潮兒”的膽氣志氣豪氣。
民營經濟,是臺州最大的發展優勢、最亮的發展特色、最重的發展底牌。
大力弘揚墾荒精神、踐行“八八戰略”的臺州,在改革攻堅之中,著眼“長遠”和“未來”的維度,打破“制約”和“瓶頸”的堵點,解決“動能”和“增量”的問題,續寫著民營經濟的新輝煌。
“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臺州過去是先發,今天要先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始終保持改革的勇氣和銳氣,努力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闭f起臺州的發展歷程,臺州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感觸頗深。
改革開放以來,臺州以率先推進市場取向改革,創造了“民營主導+政府推動”的“臺州現象”,成為中國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樣本城市。
長期以來,臺州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政府作用,從早期的“允許試、支持干”,到轉型升級關鍵期的“引導轉、促提升”,再到面對新形勢的“優服務、優環境”,形成了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良性互動的市域范例。
當前,二手車交易正由經紀模式向經銷模式轉變,路橋二手車從業者程楊富獲得感滿滿。“我們對模式轉變有些疑惑,相關部門就組織了專班,接連三次上門,手把手指導。”他說。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激發著市場活力,釋放出靈性的發展環境。
當前,臺州經營主體已經突破80萬戶,今年年底將力爭實現全市經營主體數量突破90萬戶,明年年底突破100萬戶。
當前的臺州,正以建設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為總領,實施“創新制勝、向海圖強、民營創富、招大引強、環境躍升”五大戰略舉措,加快重塑臺州民營經濟發展的動力模式、開放形態和發展生態,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激發民營經濟的靈性和活力,努力實現民營經濟實力地位再提升、創新變革再突破、發展優勢再增強,持續擦亮“民營經濟看臺州”的金字招牌。
臺州以“環境是第一要素”進行墾荒,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推進營商環境“10+N”便利化行動,迭代升級“兩有”良性互動的臺州模式;堅持國民共進,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企業投資便利化、創業便利化、貿易自由化,進一步打破市場準入的隱形門檻;加快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健全貫穿企業投資、經營全過程的司法護航體系,積極創建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讓企業處處感受到公平正義。
改革是臺州民營經濟的活力之源。近年來,臺州聚焦發展的難點、企業需求的焦點、群眾盼望的熱點,保持改革的力度、深度、溫度,推進數字化改革、重點領域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等,放大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優勢,以推動小微金改試驗區向示范區升級為牽引,探索小微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數字化金融運行、特色金融人才培育等工作,推動小微金改向構建“普惠金融高質量生態體系”升級,更好地讓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打造了一批在全國全省有顯示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二)
臺州,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創新深化”之于臺州,在于打造“新的產業、新的城市、新的生活”,用創新深化推動發展理念之變、實力格局之變、競爭邏輯之變、突圍策略之變、前進動力之變。
年產22GW比亞迪新能源刀片電池項目落戶臺州;臺州產“吉利衛星”,以一箭9星方式成功登天;惠創科技一支30毫升高科技“膠水”,價比黃金,卻供不應求……
臺州民營經濟的靈魂在創新。
臺州成功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入圍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臺州灣科創走廊納入省級科創走廊體系。臺州把創新作為撬動全局發展的首位戰略,把“創新臺州”作為戰略支點,按照市委“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總體布局“三城聯動、六化賦能、九措并舉”,錨定“把臺州打造成全國地市級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突出創新為民營經濟賦能、為制造之都提質,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全域創新體系,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奮力建設全國創新型城市。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
沿著長長的海岸線,臺州從北向南建設新能源城、新材料城、新醫藥健康城、未來汽車城和精密制造城五大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城,奔赴一流臨港產業。
2月21日,臺州92個項目誓師臨港產業帶建設,號角嘹亮。
一座產業新城,正在崛起。五大產業城,手握榮盛、比亞迪、晶科能源等多個百億級制造項目,啟動臺州國際再生金屬交易中心,臺州聚焦能夠支撐區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讓主導產業體系全面煥新。
往“高”攀升,向“新”進軍,以“融”提效,臺州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在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上下功夫,奔赴率先實現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之路。
一座時代新城,正在蛻變。
市域鐵路S1線的運營,市域鐵路S2線的開工,臺州“1123”綜合交通圈目標穩步邁進,四會五達,朝發夕至。
一種幸福生活,正在蔓延。
七度榮膺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臺州,正按照“九富”路徑的頂層設計,加快在民營創富、全齡友好和山區跨越上先行探索,傾力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辨識度的標志工程,以期全面提升臺州產業的致富帶動力,增強公共服務的全民優享水平,實現全域高水平均衡發展,加快形成具有臺州特色的民本善治、藏富于民的共富社會形態,進一步提高“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含金量,讓“腰包鼓起來的幸?!薄巴拼耙娋暗男腋!薄吧嗉馍系男腋!彪S處可見。

(三)
臺州,走出了一條開放之路。
“擴大開放”之于臺州,在于提升“大開大合”的開放格局氣度。
臺州,有向海而生的開放基因。
主動開放擁抱世界,構建開放發展嶄新格局。近年來,臺州始終堅持擁灣向海,積極融入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時代大潮,加快高水平建設“雙循環”節點城市;堅持以大交通打通開放融合大通道,杭臺高鐵、金臺鐵路、沿海高速、杭紹臺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成通車,實現“縣縣通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增長近3倍,實現了從交通末端到區域交通樞紐的轉變;堅持以大平臺拓展開放戰略版圖,成功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和浙江RCEP高水平開放合作示范區、浙江自貿試驗區臺州聯動創新區,對標國際先進開放規則,探索“多區疊加”集成發展模式,推動高能級開放平臺大突破;臺州港口岸擴大開放獲得批復,“一港六區”能級全面躍升。一項項高水平開放行動在臺州如火如荼。
織線成網,開放提速!
2月28日下午,伴隨著悠長的汽笛聲,滿載貨值600萬美元臺州貨的中歐班列(臺州—萬象)從臺州頭門港站出發,奔赴3327公里外的老撾萬象。
當天,是中歐班列(臺州)開通一周年,臺州以“海、陸、空”開放通道突破,全方位推動“臺州貨、臺州集、臺州出”,并啟用國際海外倉20個,覆蓋20個國家的21個城市,并推出“免費驛站”服務和“門到門”運輸服務,為搭乘中歐班列(臺州)的企業提供60天免倉租服務。
當前臺州正以“百展千企”行動,提振企業出海信心,助力企業搶訂單拓市場?!拔覀冇媱澣杲M織參加各類境外展會150場次以上、參展企業2000家次以上,收獲100億美元以上的外貿訂單。”臺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臺州已發布重點支持展會平臺150個,通過迭代升級的政策紅利,優化簽證指導和組團服務。3月中旬,在德國法蘭克福暖通制冷及廚房衛浴展覽會上,歐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華友信心倍增。短短幾天展會,新客戶當場下單就有8個,現場展出產品直接成交銷量300余萬元。
不僅漂洋過海拓市場,臺州也引導外商“上門采購”,讓“家門口”接單更順暢。臺州探索“產業集群+市場集群”國際直采集采新模式,拓寬出口新空間。
3個月前的中國(臺州)“一帶一路”跨國采購對接會,讓黃巖變色龍塑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賢康記憶猶新。來自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名采購商,和86家臺州本地企業齊聚一堂,開展面對面貿易合作?!皯{借自身獨家的研發和政府部門的周到服務,我們今年不用為訂單發愁了?!眲①t康說。
除此之外,臺州通過一體化加強跨區域協作,率先發起成立長三角民營經濟跨區域協同發展聯盟,推進滬臺、甬臺人才一體化發展,全面做大區域合作朋友圈。同時,臺州把接軌大上海作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主攻方向,推進全方位、全市域接軌,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大院名校深度合作。當前,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光機所、上海有機所等研究院等人才科創平臺碩果累累。
延續墾荒精神,踐行“八八戰略”。
2022年,臺州全市生產總值增長2.7%,突破6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6.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70737元和37700元,收入倍差縮小到1.88。順利完成32項市民生實事,省民生實事項目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同舟共濟揚帆起,共繪藍圖接續干。
當前,臺州圍繞“迎接三十周年、奮進三高三新”主題,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穩企業、增動能、補短板、惠民生,旨在以“共同富裕先行和市域現代化先行”的實干實效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多臺州實踐。
(本文圖片由臺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