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庫移民“飛地抱團”第四期小里橋村新建廠房項目入選2022年度省水庫移民共同富裕項目,綠沃川農場“連棟大棚葉類蔬菜DFT栽培模式”入選農業農村部推薦的2022年設施蔬菜機械化先進模式,“北洋清水茭白”獲評省農博會金獎產品……
近年來,黃巖區北洋鎮堅持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探索實踐“組織引領、資源挖潛、共富共享、一村一品、產業融合、飛地抱團”六種發展模式,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
2022年,該鎮22個村居經營性收入達到587萬元,同比增長19%,總收入達788萬元,實現經營性收入10萬元、總收入20萬元村居全覆蓋,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提質成效顯著。
當前,北洋鎮正立足全省首批特色農業強鎮先發優勢,推進鄉村集成改革,謀劃推進“長潭湖畔”項目,通過集成改革盤活要素資源,打開發展空間,努力躋身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一村一品”
夯實富民根基
走進黃巖區北洋鎮岙里村,只見群山環抱之中,上萬只土雞,正在養殖場的草地上追逐、覓食。
為盤活閑置的土地資源,2021年,岙里村成立強村公司——臺州市黃巖昌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村民手里流轉了43畝山地荒地,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建立股份制生態土雞養殖場。

岙里村生態土雞養殖場。孫紅紅 攝
公司股份65%歸村集體,35%則分給低保戶,目前已實現農戶年均增收3萬元,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25萬元。
北洋鎮創辦強村公司,發展“一村一品”產業,通過“揭榜掛帥”形式,吸引能人“帶智”“帶項目”加入公司,激發村集體內生活力,夯實強村富民根基。
每興辦1個強村公司,鎮財政支持10萬元作為注冊資本。截至目前,北洋鎮已成立5個村級強村公司,有力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
3月底,在北洋鎮官岙茭白合作社,茭白田里,綠油油的茭白苗,已長到近半人高。在負責人蔣良珍的帶領下,官岙茭白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茭白,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創造了15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農戶人均增收8000多元。
此外,瑞巖村與臺州綠沃川有限公司結對,引進富硒水稻項目,村里負責種植采收,綠沃川提供技術設備,銷售額以企業統一收購的方式返還給村里,試種的30畝富硒水稻,為村里帶來近30萬元的收入;曦禾農場承包了聯群村700畝土地,通過機械化作業的方式,進一步擴大生產,努力創建江浙滬菜籃子基地,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而今,立足實際、盤活資源的強村公司,已成為北洋鎮壯大鄉村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
“飛地抱團”
拓寬增收渠道

北洋鎮小里橋村 王敏智 攝
近日,在黃巖區北洋鎮小里橋村,現場一片喜氣洋洋。省水庫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項目——水庫移民飛地抱團第四期(小里橋村新建廠房)項目,正進行首次集體分紅。22個參股村,根據參股比例,分別拿到了2萬多元至186萬元不等的分紅,共計274萬元?!拔覀兇宸值搅?萬多元,我們將用來提升村莊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種植業?!北毖箧倵疃鞔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光義高興地說。
據介紹,小里橋村“飛地抱團”項目是2022年全省46個移民項目中資金量最大的一個項目,獲補省移民資金1350萬元、區級配套移民資金650萬元,包含2幢新建的鋼結構廠房,稅前租金352萬元。通過創新“1+21”產權與股權相分離的運作模式,帶動周邊21個資源相對匱乏的移民村共同參股,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渠道,推動移民扶持模式再創新,實現了“強村帶弱村、先富帶后富”的新突破。
北洋鎮正搶抓專項改革政策窗口,復制粘貼小里橋村的成功經驗,探索推廣“飛地抱團”模式,育強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村村是股東、年年拿分紅”,力爭今年全鎮80%以上行政村達到總收入3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
目前,北洋鎮正挖掘村居閑置資源,加大謀劃開發,以庫區內6個村莊和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庫外1個村莊形成致富聯合體,通過“飛地抱團”的方式,在百林村村留地上新建標準廠房出租,預計每年實現集體經濟創收300萬元。
農旅融合
掘金生態經濟
3月初,在北洋鎮藍美田園內,不少市民游客漫步花海,采摘草莓,感受春日的蓬勃生機。
藍美田園是臺州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營地、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開業以來,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左右,每年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近450萬元,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近26萬元。今年,藍美田園計劃申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繼續做大做強臺州研學基地這塊招牌。
近年來,北洋鎮以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創建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生態、人文等資源優勢,強化產業品牌培育示范引領,深挖“農文旅”發展潛力,描繪村美民富畫卷。
2022年,綠沃川農場“連棟大棚葉類蔬菜DFT栽培模式”入選農業農村部推薦的2022年設施蔬菜機械化先進模式,被浙江省農業廳認定為“數字農業工廠”。官岙茭白專業合作社獲中國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北洋清水茭白”獲評省農博會金獎產品。紫米、綠豆面、清水茭白、空中草莓等特色農產品遠銷省內外,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綠沃川空中草莓栽培基地。孫紅紅 攝
當前,北洋鎮正推動綠沃川、藍美田園、曦禾農場、中德農場等多家農業主體向智慧農業、農事體驗、旅游觀光、研學教育等產業延伸,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裂變發展。加快瑞巖佛教文化園綜合開發,活力再現桃花島—紅杉水兵—義城嶺紅楓古道—瑞巖十景—五尖山紫米稻等組成的自然生態觀光帶。建立“一起趣北洋”文旅總體規劃和推介體系,推出動漫IP、稻田文化節、農產品展銷和直播帶貨等組合傳播產品,造足“農旅北洋”的整體聲勢。
此外,北洋鎮梳理農村閑置資源、空余勞動力、企業所需、工坊布點計劃等“四張清單”,引導本地企業和鄉賢能人,利用村莊閑置土地或房屋建設“小橘燈”共富工坊,將無污染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線搬到村莊,帶動村民在家門口致富。截至目前,北洋鎮已建成小橘燈暖心房11個、小橘燈共富工坊13家,解決閑置勞動力就業520人。
在北洋鎮黨委牽線下,臺州添運工藝品有限公司與瑞巖村建立勞務合作關系,在村里開展來料加工業務,不僅為企業解決了用工難題,也增加了村民收入。據統計,2022年,北洋鎮農民人均月增收1700余元,同比前年增長23%。
(圖片由黃巖區北洋鎮提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