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步入臨海市上盤鎮土改村,一座嶄新的占地4000平方米的“玻璃屋”赫然出現在眼前,猶如一個白色魔方。記者走進白色魔方,一簇簇小番茄正由綠轉紅,仿佛置身于植物園。
突然,閃爍的大屏顯示室內溫度偏低,響起預警,頭頂卷膜徐徐拉開,充分接收著陽光,不一會兒,室內溫度便穩定為25攝氏度。環顧四周,卻看不見人影。原來,白色魔方的主人陳學仇正在3公里外的家中點點手機,便完成了這一操作。
通過攝像頭,看到記者的身影,匆匆趕來的陳學仇介紹起這座白色魔方:“這是我們投資400萬元建設的盛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采用了升降溫自動調節系統,使室內常年保持在25攝氏度。”
在種植區,種植架一字排開,碼放著一個個小小的栽培袋。“你看,里頭裝的不是土,是進口的基質。”陳學仇告訴記者,這些基質是根據上盤鎮的氣候環境定制的,無污染、無病蟲害,還能反復使用。番茄便從基質里“破土而出”,沿著H形軌道有力地攀爬而上,最高的能長到5米多。
扎根基質中的還有一根根標簽、導管,番茄們看上去像打著吊瓶一般。“這是集壓力補償、水肥等于一體的數字水肥循環系統,通過它可以‘對話植物’,實現營養補給精準到滴。”只見陳學仇打開手機小程序,紅色的字體顯示著每一株番茄缺少的微量元素,點點屏幕,四滴鉀、五滴氮便通過導管輸送,調節番茄生長的基質環境。
“原來我們只能憑借眼力觀察農作物的生長狀況,比如出現病蟲害,再通過用肥、用藥進行救治。現在,我們借助數字化系統‘治未病’,改變了傳統的耕作模式。”陳學仇表示,目前,番茄已進入熟果期,兩天采摘一次,每株結20多個果實,產量及產值是傳統溫室的3至5倍。
從種植區移步育苗區,一排排果蔬秧苗分門別類地生長在棋盤格形的苗床里。這里不僅是番茄園,更是數字化育苗的基地。陳學仇介紹,白色魔方通過數字化育苗,將出成率從80%提高至98%,并且節約了人工費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