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小鎮尤溪,這里8000多的城鎮常住人口,女性占了近50%。她們是靠祖傳手藝做著番薯慶糕為營生的張菊香,是圍著丈夫、孩子轉的家庭主婦林美冬,是在家務農的婁雙丹。她們,是基層農村女性的鮮活代表,因照料家庭很少外出,有的漸漸被數字鴻溝“絆住”……
尤溪鎮“府城女子夢工坊”成員婁雙丹帶著本報記者(右)體驗直播。 共享聯盟·臨海 錢夢華 攝
就像日復一日地踩在小鎮的石板路,不經意抬頭會發現天空并不寬敞,就像鎮上的她們就業難,卻少有人告訴,未來還能這樣走。
隨著共富工坊在浙江遍地“盛開”,尤溪鎮的“府城女子夢工坊”著眼于這“半邊天”,找到了特色的打開方式。
因為小小工坊,打破了小鎮女性的“慣性”,通過專業培訓、創業指導、學習分享、自我實踐,讓無數個她們,逐漸在鄉村振興的腳步中看見了穿過家庭云層的光,不斷自我升級,找到了新定位新角色。
她們成了把番薯慶糕賣到全國各地的張菊香,成了村里的“頭部主播”林美冬,成了集短視頻達人、咖啡拉花愛好者于一身的“斜杠女性”婁雙丹……因為她們,“府城女子夢工坊”的故事也更加生動。
從基層農村女性需求出發,是“府城女子夢工坊”最有生命力的地方。還記得婁雙丹騎著電動車帶著我趕集時說的,人到40,再這么折騰一下,可能就是為了尋找那么一點點意義吧。其實,無論身處何地的女性,內心價值感的那一點點光,一直都在,只是要找一個機會把它“燒”起來。而夢工坊,提供了那個彌足珍貴的機會。
當然,除了奔富增收,“府城女子夢工坊”還有著更多的屬性。它是姐妹們生活煩惱的傾訴場,營造了一個盡情表達的空間;它是技能切磋的俱樂部,大家交流著行業前沿的新技術、新變化……這些,都是構造夢工坊時,尤溪鎮婦聯主席王丹丹未曾想到的,但“府城女子夢工坊”漸漸長成了自己的樣子。
離開時,尤溪主干道的紅楓漸漸換了顏色。遇到舉著手機拍拍拍的她們,一句句親切的“飯吃了沒”的慣例問候,三五成群正趕著去參加鎮里的快閃活動。
這個洋氣小鎮,有一群“能耐”女性,夢工坊編織的一個嶄新的春天,正迎面而來。(蹲點地點:臨海市尤溪鎮“府城女子夢工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