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浙報頭版丨玉環鄉鎮衛生院感受疫情前哨的壓力—— 硬仗可能才剛開始
2023年01月06日 來源: 浙江在線 之江潮 執筆:記者 羅亞妮 共享聯盟·玉環 張榮 管志武

  連著20多天,玉環市第二人民醫院健共體集團清港分院(清港鎮衛生院)的發熱診室都沒熄過燈。

  這家小小的鄉鎮醫院,是清港鎮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服務覆蓋方圓54.2平方公里內的8萬名居民。2022年12月以來,快速攀升的感染人數,讓基層醫療機構承受著數倍于平時的壓力。

  2023年的第一周,記者蹲點清港鎮衛生院,在疫情防控的前哨站,記錄基層醫護人員應對疫情沖擊的日常。

發熱門診量一度超過日常6倍

  清港鎮衛生院的發熱診室設在醫院入口左側,是個臨時搭建的板房。

  1月4日早上8時,診室門口已經排起了隊。患者們戴著口罩,手里攥著醫保卡,每個人自覺保持一個人寬的距離。

  看到假期過后患者沒有增多,院長高成龍松了一口氣,“按照目前的人流量,今天接診量應該在100人左右,這個新年過得比想象中更平穩一些。”

  為應對這波疫情沖擊,高成龍已經很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患者越來越多,但醫護人員相繼感染,我一閉眼,腦子里都是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生怕有突發情況。”高成龍說,身為鄉鎮衛生院院長,他不僅要負責轄區內各村疫情期間群眾防護工作,還要統籌管理醫院的醫療運行,尤其是要保證發熱診室平穩運行。

  24小時運轉的發熱門診,是清港鎮衛生院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接診人數已連續半個月保持在每天500至700人次之間,是日常接診量的6倍多,直到去年12月30日才下降到300人次。然而不管什么時候來就診,患者的排隊時間都不會超過30分鐘。

  “接診量大,我們就增加窗口數量,高峰期開設了7個發熱門診,所有醫護人員連軸轉。”高成龍說,那段時間醫護人員也相繼病倒,48個醫生湊不出一張值班表,大家只能拖著“病體”上班。

  “退了燒就讓院長安排值班了,除了喉嚨痛,沒太多感覺。”90后全科醫生王鵬飛在穿戴防護服的間隙與記者聊了兩句,像他這樣還未“陽康”就來上班的是大多數,“實在熬不住才會請假休息。”

  這輪疫情到現在,清港鎮衛生院有75%的醫護感染,靠著“一波倒下,一波頂上,一波輪替”,才挨過了最難的時候,高成龍看在眼里感慨萬分:“沒有人想著休息,生病的吃了顆退燒藥,第二天照常來上班,沒有生病的主動找到我要求多安排值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

11個家庭醫生團隊上門為老人診療

  蹲點一個上午,發熱門診并沒有出現“兵荒馬亂”的場面,患者有序地排著隊,隊伍人數始終保持在5人以內。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就診患者大多在四五十歲的年紀,老年人并不多。

  高成龍解釋說,并非老人的感染率低,而是醫院把老年患者的診室設在了他們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大冷天往醫院跑容易交叉感染,我們讓家庭醫生為老人上門診療。”高成龍說。

  清港鎮衛生院共有11個家庭醫生團隊,覆蓋到轄下29個村居,每個團隊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和1名護士。疫情下,這支隊伍成為與病毒短兵相接的中堅力量。

  在高成龍手機里的“健康地圖”系統上,能看到清港鎮1.2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據,包括是否患有基礎性疾病以及是否全程接種疫苗等,系統根據老年人現有基礎疾病與身體狀況,把人群分為紅、黃、綠三個等級,實時推送給家庭醫生。其中,紅黃碼人員為已感染或疑似感染者,要及時跟進診治和隨訪管理。

  在“健康地圖”上,記者看到清港鎮同善居有位老人的碼顯示為紅色,信息顯示老人名叫張冬鳳,今年88歲,于1月2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老人感染新冠后發燒到38℃,她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眼視力黃斑萎縮等基礎疾病,收到預警消息的時候我們緊張極了,生怕發展成重癥。”張冬鳳的簽約家庭醫生楊彩雪想起當時的情況還心有余悸。

  為了動態監控老人的病情發展,楊彩雪每天都上門回訪。下午4時,記者跟隨楊彩雪來到張冬鳳家,看到老人已經能正常活動,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明顯好轉。“燒已經退了,就是沒有什么食欲,楊醫生隔三差五上門問診,讓我安心了不少。”張冬鳳感激道。

  確認老人已經退燒,楊彩雪隨后為她進行了血氧飽和度、血壓、血糖、心電圖等檢查。“現在就是血壓還有點偏高,我再給你開點止吐藥和助消化的藥,少食多餐,平時要注意休息。”楊彩雪一邊查看報告一邊叮囑老人,怕她記不清楚,又拿出筆在藥品盒上詳細地寫上用藥注意事項。

  記者注意到,在看診的過程中,楊彩雪兜里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她會在檢查的間隙接聽,從對話里不難猜出,電話對面是她的患者,有需要送藥的,有發燒不知道怎么處理的,有家里人趕不回來需要家庭醫生上門的,她都耐心回復。

  在這個特殊時期,家庭醫生舍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除了在醫院值班,楊彩雪每天都要上門看診,最多的時候一天跑了19家,從早上6點一直忙到半夜。結束線下問診,她仍“掛在線上”等待患者的電話,就連感染新冠也沒有請假。

布洛芬、連花清瘟等提前足量進購

  夜幕降臨,但高成龍的工作還沒有結束。晚上10時左右,一輛藥物配送車停在清港鎮衛生院門口,高成龍和藥劑科醫生仇瑞岳一邊清點藥品,一邊把箱子摞到小推車上,推到醫院左側的庫房里。“今天又來了些新藥,主要還是退燒藥和感冒藥。”高成龍說。

  將藥品整齊碼上貨架后,還要進行盤點和系統入庫。高成龍核對清單,確保庫存藥品存量充足,仇瑞岳則坐在電腦前,將藥品數量、醫保編碼等信息逐一錄入電腦系統。

  “布洛芬等退燒藥我們準備了應對4到5天的量,還有一些慢性病的藥品也備足了量,無論是普通門診還是發熱診室都不缺藥。”高成龍說這句話時很有底氣,在12月中旬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清港鎮衛生院都沒有缺過藥。

  高成龍從醫30多年,最早在鄉鎮做過防疫工作,深知在大規模疫情沖擊下,基層醫療機構容易出現藥品短缺問題。12月初,高成龍在不斷調整優化的防疫政策中預料到接下來可能會有一場硬仗要打。他未雨綢繆,早早聯系好醫藥公司,購置了足量的藥品。

  “感冒清熱膠囊、布洛芬顆粒、連花清瘟等藥品都按照以往日常用量的5至10倍進購,庫房放不下就把藥房后面的方艙也改成臨時庫房,看著滿滿當當的藥品,心里也踏實。”高成龍說。

  扛過了最難熬的一周,藥品在清港鎮不再短缺。上月中旬,鎮政府還與鎮上多家藥房聯合設立了9個便民健康小屋,把藥店開進原本沒有衛生室的多個偏遠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讓每個人都能在家門口買到藥。鎮衛生院則積極為健康小屋提供渠道保障,幫助藥店采購緊缺藥品。“社會力量加入后,減輕了衛生院的壓力,百姓能就近買到藥,就不會扎堆往醫院跑,從而減少交叉感染。”高成龍說。

  相較于處于疫情風暴中心的省、縣級醫院,清港鎮衛生院的這個新年似乎過得有些平靜,但高成龍并沒有放松警惕,“清港鎮流動人口比例大,估計春節前后還會迎來新一輪的感染高峰,硬仗可能才剛開始。”


標簽: 清港鎮;衛生院;家庭醫生;發熱門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