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共享聯盟·三門 陳玲玲 章雪瑤)“醫生,我肚子不舒服?!?1月22日,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的72歲老人楊阿婆按下“呼叫器”,向亭旁康養中心發出上門醫治的請求。不到10分鐘,醫生胡祥恩便趕來為她問診開方。“隨叫隨到,真方便!”楊阿婆笑得眼睛瞇成了縫。
老齡化不斷加深的當下,居家養老是多數老人的首選?!叭T通過引入有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開發‘老友幫’智慧養老平臺,在全域范圍內推出‘虛擬養老院’,使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住在養老院般的照護。”三門縣民政局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科科長陳德聰說。
床位跟著長者走,在家安裝智能體征監測墊、“一鍵通緊急呼叫”等設備,68歲的低保戶項兆建就這樣入住了“虛擬養老院”。在各個村社黨組織牽頭摸底的基礎上,根據需求緩急,三門縣民政局著重對偏遠山區、低保低邊的老人開展智慧家居適老化改造,并給予護理補貼,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專業照護。“虛擬養老院”里,像項兆建這樣的老人有125人。
如何讓老人在家里“呼叫”養老機構享受一系列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就像點外賣一樣方便?三門縣民政局為此動足腦筋。
“老有幫”打通醫療、康復、養老機構數據壁壘,為居家康養老人提供預警監測、信息呼叫、線上預約等功能,確保每一個呼救均有響應,每一個事件均有跟蹤歸檔。
平臺搭好,“菜單”跟上。三門縣民政局出臺了居家養老照護服務指導“清單”,列出八大類63項上門服務,包含慢病管理、認知障礙康復、家庭照護能力提升、社工介入等。此外,三門5000多名黨員志愿者數據被平臺歸集,在專業服務之外,為老人提供巡診、理發等日常服務,打造15分鐘優質康養服務圈。
“這是一項利民工程?!比T“浙里康養”工作專班副組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柯斌說,改革前,建設養老機構床位成本約20萬元/張,人均年養老投入2萬元;改革后,政府出資200萬元建設“虛擬床位”,即可滿足近600名老人的養老需求,成本僅為傳統養老院的一半。
通過居家、社區養老“云服務”模式,三門突破傳統養老局限,走出一條山區縣優質康養特色之路。目前三門已為1300余名老人提供智能化、適老化改造。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