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玉環舉行漩門灣水系貫通啟動儀式。
為提高漩門水系防洪排澇能力,改善環漩門灣水域環境質量,從今天開始,將對漩門大壩進行為期3個半月的拆除工作。
45年前,玉環人民填海筑壩,讓海島小縣一躍成為中國經濟百強縣。如今,玉環人民建橋撤壩,在打造“一極三城”、建設“四個玉環”的新征程上邁出重要一步。見證近半個世紀玉環的發展和騰飛,漩門大壩已完成使命。“月環橋”,將接力見證花園式港口城市的美麗蝶變。
漩門灣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七十年代,玉環島孤懸于浙東海域,與陸域隔著一條叫漩門的海峽。
漩門海峽水勢湍急,多漩渦,素有“龍窩”“險峽”之稱,給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當地民謠唱道:“漩門灣,鬼門關,眼望漩渦淚斑斑。”
漩渦,吞噬了無數航船,也阻隔了玉環發展。改變落后面貌,讓天塹變通途,成了幾代玉環人的心愿。
1972年、1974年,當時的玉環縣委先后制訂《漩門圍墾工程規劃》和分三期建設計劃,立下豪情壯志:無論面臨多大困難,無論付出多大投入,一定要在漩門灣筑起大壩,聯通玉環本島和大陸。
1974年10月,漩門堵壩工程正式啟動,無數的建設者投入到這場偉大壯舉中,憑借“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漩門變通途”的決心,在缺乏資金、人力和技術的條件下,硬是僅憑著徒手采石、土吊車運輸,削平了半個山頭,拋土石約52萬平方米,提前一年實現堵壩合龍。
1977年10月1日,漩門大壩正式通車,這項當時全國唯一的深基礎堵港促淤工程勝利竣工。1978年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玉環島人民改畫地圖》,盛贊玉環人民蹈海踏浪、向海求生的宏圖壯志和驚天壯舉。
漩門大壩為玉環開辟了一條開放發展的大道。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敢拼敢闖、自強不息的玉環人,發揚“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闖海精神,開啟海島小縣跨越發展的蝶變之旅。
全島股份化,玉環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冒芽壯大,經濟社會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全島城市化,玉環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小康目標提前實現。進入新世紀,玉環更是全面推進交通跨越,建高速、修國道、拓省道、筑港口、造鐵路,將昔日的“交通末端”變為“區域樞紐”。
漩門大壩,見證著玉環的崛起:2021年,玉環實現生產總值達711.4億元,40余年增長了899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38元,躍居全國第2;從1994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起,玉環就從未缺席。
環漩門區域,逐漸成為未來城市的核心。2017年4月,玉環成功撤縣設市。
站在新起點,玉環市委市政府作出決策:建橋撤壩,貫通漩門灣水系,促進城市向漩門灣區域集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的“全力建設花園式港口城市”。
2017年10月,漩門灣大橋及接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同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玉環再改圖》,稱贊玉環“撤壩建橋”新壯舉。
2021年6月28日,漩門灣大橋正式通車。
修復改善漩門灣整體水環境和周邊生態環境,被玉環擺在了第一位。總投資11.46億元的拓浚擴排工程,已在如火如荼推進。大壩撤除后,市域防洪排澇能力全面提升,整個灣區水面面積達5萬多畝,總蓄水容積將達1億多立方米,45年前的海峽風光將變身新時代的幸福河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